第一百二十四章 助剿(第3/3頁)
章節報錯
打擊這類跟腳不深,又意圖不軌的“義軍”,
顯然要比去開京,和京營都打不贏的同舟社作戰,
風險更小,收益也更多!
當然,眾多的勤王義軍中,也不乏一些“另類”,
比如“心懷忠義”,毀家紓難的“義士”;
或是極少數身無長物,僅剩“一身抱負”的“壯士”。
這兩類人也不用打,
前者看到朝廷詔令,就會自行解除兵馬,絕不會作亂。
後者丟一個小官,便能為官軍出生入死,正好用以平亂。
北路勤王大軍匆匆出發,又急忙趕回之時。
南路卻出了一點波折——
南京勤王兵馬“不遵詔令”,竟然“兵圍開京”。
國主王俁震怒,“請求”的同舟社兵馬助剿,
徐澤派陳達率所部五百人和三千新附軍迎敵。
新附軍的家人基本都在開京羅城內,
同舟社順利拿下羅城,
既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也為他找到了“為家人而戰”的責任感。
而同舟社一邊壓制半月城內的朝廷兵馬,
一邊還將羅城治理的井井有條,
讓原本“為活下去而戰”的新附軍士卒,看到了“活得更好”的希望。
此戰,是新附軍的正名之戰。
其部氣勢如虹,吶喊之聲直入雲霄,
將士們個個奮勇爭先,攻勢如潮,
硬生生將兩倍於己的南京勤王兵馬打得落花流水,
讓“傳詔”並隨軍“督戰”的李資謙都看得目瞪口呆,
隨後,陳達率軍一路驅趕敗軍至南京城下。
但陳達並沒有攻城,
因為南京守臣“得知”統兵武將“抗旨”,
已經捉拿其人,並押出城請罪。
出兵前,陳達得了徐澤吩咐,
表示“同舟社只負責助剿,絕不干涉乃高麗內政”。
這一仗,徐澤重在立威,打的是擊潰戰,
陳達率部高歌猛進,其實殺傷並不多,留下了很多的潰兵。
考慮到徐澤一再強調要“保持高麗的穩定”,
李資謙代表國主公開宣佈二人罪責,
並指定官員收攏潰兵,穩定南京秩序後,隨軍返回了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