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投誠(第1/3頁)
章節報錯
拋開民族情結和主觀偏見,以客觀的角度審視高麗,就會發現這是個非常神奇的王朝。
這個從前朝新羅開始,就積累了極多社會矛盾的封建政權,國祚卻格外綿長。
高麗的立國時間,遠比大宋要早,
甚至要追朔到大宋以前的後周、後漢、後晉、後唐,再往前的後梁同期。
沒錯,就是五代十國“第一代”後梁。
而兩宋相繼滅亡後,大元都滅國了,
高麗依然存續了二十多年,
國運延續了近五百年!
在高麗存續的幾百年裡,先後遇到上升期的遼、金、元等國,
不僅沒有被滅,居然還能不斷開疆拓土,在老虎嘴下奪食。
其國先後稱藩於遼、宋、金、元四國,
“一國事四主”的名聲雖然不好聽,實際卻是“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這一切的異常,都集於一國,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原因有多方面,極善於忍耐的高麗百姓,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面。
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沉默的開京社會底層,在國亂當頭時突然爆發了。
因為上層貴人對底層兵卒的漠視,
導致城南大營兵變,差點讓高麗遭受滅國之災。
這次兵變,真不是徐澤主導的,實際就是一場突發事件。
“為國血戰”的江華縣守卒回到岸上後,
不僅沒有衣穿,連飯也不讓吃飽,
這幾日來唯一的一頓飽飯,竟然還是同舟社敵人給的,
想想都令人心寒!
最初,只是部分看守士兵同情他們的可憐遭遇,
主動為昔日袍澤送上個人備用的被褥等物資。
只是底層士卒本就身無長物,面對三千多凍得瑟瑟發抖計程車兵,
少數人的救濟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
有士卒向軍官提議,去求守將老爺,
給放回計程車卒發一些斧鋸,吃飽飯後,
讓他們自己砍伐木材,以抵禦夜間的嚴寒,
不然的話,晚上恐怕會凍死人的。
城南大營守將崔直出身海州崔氏,是首相崔思諏的旁系近支。
此人是文官出身,在這之前一天軍中將校都沒做過。
王俁政治手腕精熟,深諳帝王制衡之道,
讓深得軍中將校信任的拓俊京全面負責開京防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