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坐鎮中軍帳中,整夜沒閤眼。

待到天明後,方才擊鼓聚將,傳達最新戰報,部署撤兵事宜。

頓兵堅城多日毫無進展,高麗兵將士氣早洩。

突聞如此恐怖的慘敗,全都大驚失色,各個吵著趕緊撤軍。

眼見士氣已崩,為了防止“得到增援”的義州守軍銜尾追擊,

貴為宰執天官的崔弘宰只能宣佈親自斷後。

此舉,總算穩住了慌亂不堪的一眾武將。

大軍編隊離營時,

不便帶走的部分輜重甲械,全部原封不動的留在營內,甚至不敢放火燒掉。

途中,按照崔弘宰的要求,各軍逐次前進,輪換休息,防守極為嚴密。

好在,崔弘宰部署的一系列措施起到了作用。

直到高麗大軍全員撤回到新義州境內,預計中的敵軍追擊始終沒有出現。

士卒們歡呼慶祝,但身為前線統帥崔弘宰反而更加緊張了。

其人想到了前些時日,

同舟社坐視北征大軍“圍城”多日,始終引而不發,

一旦出手,就全滅機動性最強的本國水師。

敵人沒有利用本方撤退,人心惶惶的最佳時機追擊,

只能說明——他們有更大的目標!

同舟社的神出鬼沒的水師,下一次會出現在哪裡?

受傷的鄭思吉還要繼續養傷,暫時不宜輕動。

崔弘宰卻不能還待在新義州,心安理得地等待朝廷的最新旨意了。

即便他只是西北面兵馬副使,天塌了還有高個的兵馬使金緣頂著。

但高麗朝廷宰執十餘人,宰執和宰執不一樣,

想在權勢地位上更進一步,就必須要有擔當和作為。

留下部分兵馬加強新義州防禦後,

崔弘宰帶著大隊人馬再次出發,趕往鹽州。

他要在那裡構築第二道防線,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新危機。

身為宰執重臣,其人的全域性眼光還是有一些的。

聯合艦隊的覆滅,讓他感到了危機。

同舟社的強大和狡猾,超越了崔弘宰的想象,

其人預感到一場大危機即將來臨。

果然,剛到鹽州。

崔弘宰就收到同舟社水師攻破身彌島雲從裡的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