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冒險(第2/3頁)
章節報錯
思來想去,金緣只得上報國主,請求再調開京水師參戰。
由此,導致前後計劃脫節。
大軍先鋒已經到達義州城下多日,計劃中的東西夾擊卻沒有展開。
鄭思吉部頓兵堅城,試探多次,毫無戰果,還被守軍夜間襲擊兩次。
儘管高麗軍反應迅速,遼人並沒有能夠攻入營內。
但猛火油造成的恐怖威勢,還是讓士卒們驚懼不已。
人數不佔優的高麗先鋒部隊只得放棄進攻,轉而加固營寨,等待增援。
直到鹽州人馬到達,總兵力接近萬人,鄭思吉才重新展開攻擊。
指揮三千人,分成三批,猛攻北寨。
攻寨人數雖然增加了數倍,
但這次寨牆都沒摸上,就被突然殺出的保州守軍打亂了陣型。
鄭思吉提前佈置了數個方陣掠陣,
但迎上前去的方陣僅僅阻擋片刻,在敵軍丟出幾罐猛火油後,就潰散了。
若不是另外幾個方陣接應及時,搞不好就會被反推一波。
己方遠端弓弩被出城守軍的盾陣剋制,
敵方的猛火油對於近距離的叢集目標卻是近乎無解。
安排勇悍散兵靠近的話,面對盾陣間隙密集的長槍,又會束手無措。
待鄭思吉換上重甲,準備領著一小隊精銳士卒去硬撼這烏龜陣時,敵軍卻開始退了——打亂攻城節奏的目標已經達成。
精心準備的攻城行動,再次草草收場,兵力還是太少了!
仗打得這麼窩囊,真不能怪鄭思吉。
要怪也只能怪高麗君臣,是他們對此戰制定了很多苛刻的戰略指標。
受限於技術和手段,這個時代的攻城戰通常是兩個極端。
要麼輕易取城,要麼就只能陷入曠日持久的圍城戰。
如徐澤攻來蘇城,守軍意志薄弱,內部隱患一堆,
敵軍一到,城中自亂,很快就獻城投降。
或是如順化城,兵力薄弱,城池矮小,
攻擊方不計代價,消耗人命,也能迅速拿下。
而如保州這樣,防禦體系完備,守軍意志堅定的城池,基本不可能短期拿下。
對這類堅城,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切斷其與外界的一切聯絡,
長期圍困,待其自降。
實在等不及,還有“金木水火土”五招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