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綠江出海口東南洋麵。

同舟社遼東第三將甲三營旗艦上,瞭望手傳來巡哨快船返回的訊息。

時荼丹命令旗語手。

“準備作戰!”

未過多時,巡哨快船出現在遠方海面。

緊接著,三艘高麗戰船尾隨其後,窮追不捨。

高麗戰船也看到了迎面趕來的大批敵船,放棄追逐,倉惶轉向。

見敵船落荒而逃,時荼丹又命旗語手。

“轉向,返航!”

春節過後,徐澤命時荼丹擴大巡戒範圍,這片水域甲三營來了多次,水情很熟。

船隊所在位置已經越過無人居住的椵島(高麗有南、北兩個椵島,此地為北椵島,即後世的皮島)。

再往前,就是大和島、薪島、炭島、身彌島等島嶼構成的弧形島鏈。

貿然進入其間,稍不注意,就會被高麗人水師夾擊。

所以,眼見高麗戰船逃離,時荼丹也不再追擊。

他們近期出海巡戒的目的,本就是探查敵情,而不是尋高麗人大戰。

今日已經有了重大發現,沒有必要再冒險。

“營正,高麗人,的水師已經,開始,向身彌島集結了。”

哨船跟上旗艦,負責前出探查的都頭登上艦,就立即彙報了時荼丹想要的訊息。

“別急,慢慢說!”

已經與敵人脫離接觸,時荼丹不急,先讓屬下喘勻了氣。

“高麗人千料以上的戰船有七艘,其中一艘巨舟,估計有四千料。”

見時荼丹皺眉沉思,這名都頭怕自己的情報誤導了營正的決策,趕緊補充兩句。

“我們隔著遠,還沒靠近,高麗人就追過來了,屬下看得不夠詳細,他們的戰船應該不止這些數。”

“很好了!”

讓其人返回自己的坐船,時荼丹認真分析這些探知的情報。

海戰不比陸戰,戰船大小和效能,直接影響戰術的選擇。

更大的戰船,意味著更高的船體、更寬闊的主甲板、更大的承載量、更強的抗波效能等等。

巨舟與小海船,上下落差動輒數丈。

站在小船上的弓箭手與巨舟上的敵人對射,是一件非常絕望的事。

但在實際海戰中,戰船卻不是越大越好。

大船雖然有諸多優點,但也有操縱需要的水手多,

轉向、變速等戰術動作遠不及小船靈活等等,

而且,海戰的手段也不是隻有簡單的弓弩對射,

衝撞、火攻、跳幫、投石、拍杆等等,戰術戰法非常靈活。

所以,因為各國之間多年沒有爆發大規模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