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城不僅建有堅固高大的城牆,還有甕城、馬面、角樓以及護城河。

趕在年前,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一家搬進了新落成的皇宮中。

其弟諳班勃極烈吳乞買,率群臣尊奉完顏阿骨打帝號為大聖皇帝。

過去的一年裡,金軍屢戰屢勝,多次打敗了強大的遼軍,已經真正具備大國之氣象。

金國君臣經過討論後,確定新的一年,改年號“收國”為“天輔”。

以此,向外界鄭重宣佈,金國已經完成最初的奠基,

正式成為了一個穩定而強大的國家。

如同百姓家中,家長過年期間,要準備零食、壓歲錢之類,

以滿足孩子們的年節幻想,讓熊孩子祭祀期間別搗亂一樣。

一國之主的皇帝,也是要在春節期間的各類祭祀活動後,

大肆賞賜群臣,以示國泰民安。

但長期的戰亂,已經掏空了遼國的家底,

天慶七年的春節,面對一系列祭祀活動,大遼帝國卻拿不出這點微不足道的賞賜。

皇帝耶律延禧無奈,不得不下詔,

削減供給廄馬的粟米,將之挪出,分給群臣,以作春節賞賜。

立國兩百年的泱泱大遼,竟然已經落魄到要挪用畜牲的食料賞賜群臣了!!!

不知道遼國或者依然忠心,或者早就心懷二心的臣子們,

會以何種心態面對這道荒唐卻又令人心酸的詔令。

新興的金國,卻是在南線遲遲打不開局面的情況下,

改變策略,厲兵秣馬,準備積極準備西征春州。

不過,受限於道路和通訊手段的落後,資訊傳遞的低效和滯後不可避免,

等徐澤得到這些訊息時,已經是大半個月以後了。

鎮海府。

“社首,高麗自春節後,就一直沒有傳來訊息,會不會出了意外?”

上元節過後,仍沒有收到高麗人傳來的任何訊息,

金、遼兩國的資訊也沒有更新,讓吳用心中很沒譜。

徐澤倒是不怎麼在意,決定與高麗大戰之前,

同舟社在高麗的船隊和產業就已經轉移了不少,

水師的巡海也始終沒有鬆懈,相比高麗人只能盯著保州這一個點,

同舟社有高麗漫長的海岸線可以選擇,他也沒什麼要過於擔心的。

“不要緊,沒有訊息,就是最明確的訊息。”

徐澤好整以暇,看著牆上的遼東形勢圖,目光移向高麗沿海。

“沒有猜錯的話,高麗人的大軍應該已經出發了。”

“其國花了這麼大的精力,應該多少也會掌握一些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