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編管(第1/3頁)
章節報錯
數日後,東京情報站朱貴傳來兩條訊息。
一是天子急召童貫回京述職,
二是高藥師隨中使直入蔡京府邸。
徐澤綜合分析近期所有的訊息,
判斷出大宋朝廷確實沒有從高麗人那裡得到任何有關遼國東南路的資訊。
保州那邊也還沒有新的訊息傳來,預計高麗人的攻勢將在上元節之後展開。
春節臨近,徐澤計劃在之罘灣過完年,就趕到鎮海府。
倒不是他留戀宋地繁華,不願在苦寒的遼東多待。
而是過去的一年,徐澤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遼東,
年節期間,社首親自坐鎮之罘灣,
與民同樂、發放賞賜、慰問孤寡,讓治下兵民見到自己的存在,更有利於穩定人心,
也更有利於鞏固拓展登州官場鉅變後的同舟社戰果。
之所以判斷高麗人不會在春節期間展開攻勢,也是因為這個時代的特色——除了少數蠻夷,文明國家,再窮也要過年。
按照路程分析,等高麗使者回到國內,也快過年了。
大年期間,野蠻驅使百姓士兵奔赴己方準備製造的戰場,是會激起兵變的。
高麗小朝廷肯定不敢,也不能冒這個巨大的風險。
就算他們敢冒險,備戰這麼久的保州也足以應付一段時日。
而大宋這邊,年節的氛圍就更加濃厚了。
東京城中早就張燈結綵,同舟社熱賣的煙花鞭炮更是脫銷,
眾多急著提貨的經銷商堵門催著發貨。
但皇帝和幾位重臣今年卻沒有太多心思關注年節,他們要謀劃更重要的事務。
童貫匆匆返回東京後,天子並沒有傳他述職,
而是令其人與重臣僉議遼國亡人帶來的訊息。
拋開了“反戰”的鄭居中,蔡京與童貫再一次達成一致意見。
二人同奏:“國初時,女真常奉貢,而太宗皇帝屢市馬,女真其後始絕。今不若降詔,遵故事,以市馬為名,令人訪其事體虛實如何。”
天子欣然許可,也不顧過年不過年了,立即下詔登州守臣宗澤募選合適人員,
同高藥師等人齋市馬詔泛海,以往金國探問,其後藉機通好女直。
等高藥師等人攜帶詔命到達登州見到宗澤時,徐澤已經到了鎮海府。
金國,按出虎水。
經過兩年的營建,以按出虎水“皇帝村”為中心,
周長約二十里,分南北兩城的金國都城會寧府已經初步完工。
這座都城的格局和大宋東京汴梁剛好相反,
宮殿集中的皇城在南,居民所住的外城則在北。
金國在最初設計時,顯然是做了充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