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官衙,徐澤召見了褚青和張大嫂二人,

部署調整軍械生產、糧食儲備、商隊運營安全等任務。

三日後,傳旨並申斥徐澤的中使來到之罘灣。

徐澤“誠惶誠恐”地表示再不敢魯莽行事,此事就算揭過了。

按照慣例,徐澤該上的認罪悔過書卻沒有交。

中使也沒問,得了錢,便匆匆離開。

徐澤立即召來朱武。

經過大半年的深入排查,登州各地的人口普查已經結束。

全州共計九萬三千一百七十三戶,四十一萬六千三百二十六人,

加上未列入統計的除蓬萊縣城人口,已然超過兩年前朝廷的簿籍記錄數兩成以上。

除了一些依附於上戶的隱戶被清查出來外,

最主要的就是同舟社入駐,之罘灣開港,吸引了大量的外來人口。

徐澤對朱武道:“把縣級以上的基本資料抄錄一份,明日我要拜見新任知州,就把這個作為賀禮吧。”

朱武面露喜色,興奮地問:“社首,你的意思是?”

縣級以上的初略資料無法作為官府收稅的依據,但也是共建會辛苦大半年的統計結果。

社首要直接交給“官府”,朱武自然要考慮其隱藏資訊。

徐澤見朱武理解了自己的意思,點頭道:“對,經歷此事後,共建會已經可以佈局蓬萊縣城,登州的板塊終於補齊了。”

朱武對宗澤的瞭解不多,但知道這個老官又臭又硬,很不好招惹。

興奮過後,又有些擔心。

“社首,這麼做會不會導致官府反彈?”

徐澤微笑道:“放心,我會說服宗知州會支援的。”

“登州本就是一個整體,不應該,也不能割裂開來。”

“我們目前只做促進民生和社會治理的工作,知州宗相公會支援的。”

共建會目前只是統計人口,理順社會關係,又不侵奪地方該解押赴京的稅賦。

而且,蓬萊縣城早就被同舟社滲透成了篩子。

宗澤就算想阻攔,也毫無辦法。

更何況,民本思想很重的宗知州,對徐澤的很多施政理念不僅不排斥,還非常欣賞。

徐澤道:“互助組與保甲結合的制度要真正執行起來,讓州縣官吏和外來者無所遁形。”

這件事一直在做,只是以前注意控制影響,做得很隱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