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徐澤所講的計劃,王進仍有些不明白。

“要是朝廷提前從高麗人那裡瞭解了遼東的真實情況,此舉會不會弄巧成拙?”

“不會。”

徐澤道:“我們入手遼東以後,對當地的掌控比遼人要嚴密很多,高麗人實際不可能知道遼國東南路的真實情況。”

所謂關心則亂,徐澤靜下心來再分析,高麗人還真的不知道東南路的實情。

金國不可能冒著被高麗“小視”的風險,告訴他們戰無不勝的金軍在遼國東南路,被一支商隊逼得沒有半點辦法。

甚至幾戰死了不少人,都不敢報復。

這不僅是臉面的問題,更關係到金國的“國運”。

女直人建立的金國和契丹人建立的遼國,本質上講,並無區別。

二者都是以占人口少數的一族建立大國,都靠強大的武力和野蠻的屠殺鎮壓諸族。

武力強悍是其“立國之本”,一旦金國承認自己其實是紙老虎,連小小的同舟社都治不了,哪就等著國內外的各種問題集中爆發吧。

就算女直人不管後果亂說,高麗人也無法確認訊息的真假。

戰爭中,兩國之間的資訊遮蔽很容易。

更何況,此事涉及到同舟社、金國、高麗、大宋四方勢力,

沒有確認的訊息,任何一方都不敢當真。

而且,就算真存在資訊洩露的可能。

徐澤也可以透過朝廷對登州官場的調整,逆向推導朝廷有沒有掌握遼東的資訊。

但這事沒必要跟王進講。

其人是個出色的武將,經過這幾年的鍛鍊,已經初步具備了統帥能力。

但在政治上的短板也很明顯,沒必要讓他多費心。

果然,王進沒再糾結這件事,轉而分析起這個計劃的目標。

“我們已經入手遼東,朝廷一旦和女直人接觸,就會發現其中問題。”

“所以,這個計劃只是為了暫時穩住朝廷,以便集中精力解決高麗人?”

其實遠不止這一點,只是還沒影的事,就沒必要講出來了。

徐澤點頭道:“對!”

“戰略欺騙不可能一直持續,要抓緊時間佈局。”

“練兵的同時,你要配合情報處,對登州第一將進行滲透。”

“共建會也要向萊州深入發展,軍隊要配合,這個時候我們越高調,官府越忌憚!”

王進起身,道:“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