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目的(第1/3頁)
章節報錯
登州之罘灣雖然重新開港,但只是作為軍港,僅供朝廷的登州第二將水師獨立使用,並不對外開放。
高麗的使節團是從明州港登陸的。
外交無小事,當地官員不敢擅自做主,要先報於朝廷。
由此,動靜鬧得不小,被康臻偵知。
自同舟社插手保州事務開始,徐澤就要求各處情報站點,注意收集與高麗有關的情報。
是以,得知這一情況後,康臻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報於遼東。
遼國,鎮海府。
趙遹在鄉下巡察,收到訊息,已經在趕回的路上。
吳用先到,正與徐澤討論高麗此舉對同舟社的影響。
之前制定的保州謀取計劃中,就有應對高麗人出使大宋,尋求天子解決保州歸屬問題的設想。
因此,對這個“突發情況”,同舟社決策層並不是很意外。
只不過,當初制定計劃,設想的是保州經過兩輪以上的爭奪。
高麗大軍接連被同舟社打敗,才請求宗主國“主持公道”。
對其他時機,吳用最初也有考慮,但最終都被否決,沒有重點考慮。
畢竟,誰也想不到,這個人口數百萬,自稱“小中華”的高麗國,會如此沒有牌面。
捱了一次痛揍後,不想著打回去,而是馬上找“大人”。
“社首,此事是屬下疏——”
“學究,你這壞毛病得改!”
吳用話未說完,就被徐澤打斷。
“你是參軍,計劃由你制定,卻是經我拍板的。”
“無論對與錯,好與壞,一旦決定施行,都不該由你來承擔決策的後果,你也承擔不起。”
“你要做的,是儘量完善計劃,並針對突發情況,迅速制定各類應急處置措施。”
吳用愣了片刻,抱拳行禮。
“屬下知錯了!”
徐澤不想在這事上再糾結,換了個話題。
“針對高麗人此舉,學究有什麼建議?”
吳用這會已經有了一些思考。
“遼人大軍內亂,南線金軍壓力驟減,須得預防保州再度戰起後,高麗人鼓動金國一起出兵謀奪東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