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密集的“善政””“仁政”“明政”,卻沒有讓徐澤產生趙佶懸崖勒馬,開始重視民生的錯覺。

因為,在一堆資訊中,還夾雜著幾條不同尋常的訊息。

先是,次相何執中突然致仕,將首相蔡太師置於極為被動的局面。

待誠惶誠恐的蔡京閉府不出,深刻反省後,

天子一邊下詔,許蔡太師三日一造朝,正公相位,通治三省事。

一邊又以鄭居中為少保、太宰兼門下侍郎,劉正夫為特進、少宰兼中書侍郎,

以保大軍節度使鄧洵武為知樞密院事,

以侯蒙為中書侍郎,薛昂為尚書左丞。

其後,皇帝又在詣建隆觀後,“順便”幸蔡京府邸。

一頓搓揉,讓蔡太師再次欲仙欲死,老老實實為官家鞠躬盡瘁。

連番操作,展現了趙佶越發爐火純青的政治手腕。

另一件,則是八月份,天子下詔全國監司、郡守搜求尋訪隱逸之士。

即使是離奇神異隱居不出者,也要將其名字全部報於朝廷。

隨後,天子詣玉清和陽宮。

敬獻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徽號寶冊。

詔令洞天福地修建宮觀,塑造聖像。

又禁中外不許以龍、天、君、玉、帝、上、聖、皇等為名字。

幸好鄭天壽已經跑到麻六甲了,不然的話,他可能得改名鄭夭壽了。

看來,在大宋天子的心裡,真正能相信的,

始終是自己越發純熟的政治手腕,以及法力無邊的各路神仙!

但樸實的百姓只管肚子餓不餓,才不會去管什麼天子的政治手腕。

餓肚子的時候,便是神仙顯聖,若是變不出吃食來,也照樣能生吞了你。

沒得飯吃,不想餓死,就只能去搶——這便是老百姓最能理解的樸素的真理。

夏稅過後,京東各地的匪患就已經有抬頭之勢,

秋糧徵收後,這種勢頭更是愈演愈烈。

密州膠西縣官衙,縣令時文彬升衙,對幾個縣吏不止巡察捕搗任務。

“我自到任以來,聞知萊州即墨臥牛山賊盜,拒敵官軍,多次跨境打劫。亦恐各鄉村盜賊猖狂,小人甚多……”

時縣令說完,見坐於下首的縣尉牛皋似是已經睡著,面色有些不悅。

“牛縣尉?”

“啊!”

牛皋睜開稀鬆睡眼。

“時相公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