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八月份,徐澤仍沒有收到高麗集結大軍,北上攻擊保州的訊息。

但根據海商傳來的訊息,高麗國內已經在徵集糧食、籍點青壯。

百年前大勝遼國並開疆拓土的英雄故事,也在高麗民間開始流傳。

看來,這個務實的國家已經拋棄了幻想,在做大戰的準備了。

他們所顧慮的,不過是大戰開始的時機和藉口而已。

高麗人的謹慎和低效,給了同舟社更加從容佈局的時間。

眼見與高麗人的大戰不可避免,但徐澤並沒有過多的擔心。

該做的準備早就做好,雙方資訊掌控和戰略戰術根本不在一個維度,使得同舟社的選擇遠比高麗人要多得多,自然更加從容。

但在同舟社具備滅亡高麗,並徹底消化這個國家的實力之前,雙方所謂的“大戰”,也不可能大到哪裡去。

作為這個時代最頂尖的棋手,徐澤始終緊盯大戰略。

包含“未知世界”在內的整個世界,遼、金、宋三國的形勢變化,都是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大事件,也必將改變以後千年的世界格局。

與之相比,對高麗的戰略,就只能服從服務於這一大戰略。

只有放眼“大局”,把握大方向,才能在“小局”上不走偏。

遼、金、宋三國最近的局勢,就是個“亂”字。

隔著最近的金國遼陽府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完顏斡魯這段時日焦頭爛額,南線金軍被殺不盡的遼陽匪盜纏住,早就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金軍不知道的是,他們實際上是被徐澤和死掉的高永昌合夥給坑了。

金人一戰而下東京,其後僅僅用了數日時間,便佔領了遼陽府周邊大部分州縣。

看起來進展非常順利,但這一切,卻是建立在大元“官兵”放棄抵抗,大量逃散的前提下。

如同吃甘蔗,總是有苦有甜,先吃了甜,就要做好後吃苦的準備。

金軍前期進展過於順利,為其後的東京道局勢埋下了重大隱患。

不同於以往遼金之間的戰鬥,被打敗的遼國潰兵要麼投降,要麼千里迢迢跑回國內。

大元國被滅後,產生了極多的潰兵。

高永昌為了快速擴張,什麼人都收,軍隊成分極為複雜,基本沒有軍紀可言。

軍中老匪成堆,打仗完全不行,眼力勁卻好得出奇,看到形勢不對就跑路。

金軍打敗高永昌的“主力”後,這些人更是一鬨而散,一點也沒有“為國捐軀”的覺悟。

遼陽府東面的山中,很快成了匪巢賊窩。

千人以上的潰軍盜匪,一個巴掌數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