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立國的毗舍耶還保留著極強的氏族殘餘,威望正盛時,軍事首領卑南王可以壓制大部分反對者,但打了敗仗威信受損後,卻不能隨意處死這個散播恐怖的信使。

信使口才極好,描繪的恐怖畫面為其鍍上一層神秘光環,其人迅即被大部分蠻兵推舉為新祭祀,請求其為迷途的族人指明方向。

新祭祀胡謅只有繼續向北,取得了先祖留下其他的神器,才能打敗異族。

其實,若不是卑南王長期征戰的威望尚存,他更想鼓動族人獻祭國王換取惡魔的寬恕,以便自己徹底掌控軍隊。

但這個野心家只看到了自己對來自南方的異族恐懼,卻忽略了敗兵也有對北方的恐懼,剛剛經歷了敗仗的蠻兵都不願再回去,一時進退維谷。

卑南王意識到自己面臨危險,趁著野心家猶疑之機,說服自己的幾個心腹,突然發亂殺死了新祭祀。

一番衝突後,卑南王再次了掌控剛滿兩千人的軍隊,正為下步的行動煩愁時,第三個信使趕到。

這次來的是個老實本分的族人,他帶來了異族人正在屠戮毗舍耶人的情報。

卑南王利用仇恨和與家人重聚的希望,再次聚集了人心,率領剩餘的蠻兵趕回國內。

李俊還在驅使部下屠殺毗舍耶人,其實他更想撤回流求國,毗舍耶人不僅窮,還極度兇殘,在燒殺的過程中,自己的部下也有損傷。

但他不敢違背李逵的命令,三日前的那場驚天大爆炸,不僅摧毀了毗舍耶人的反抗意志,也粉碎了混江龍引以為傲的野心。

李俊終於明白,自己無論多強大,都如當初在江州一樣,徐澤一句不經意的話就能決定自己的生死。

李逵命令他殺滿三天才能撤退,他就只能老老實實殺滿三天再走,一個時辰都不敢少。

回家復仇的蠻兵已經進入了本國的“邊境”,眼看著家園越來越近,收到的資訊越來越多,蠻兵也越來越浮躁,穿過一條峽谷熟悉的時,全沒注意峽谷比以往安靜了不少。

卑南王突然意識到不對勁,高呼蠻兵們趕緊快速透過。

這個動作暴露了他的身份,峽谷上石木齊下,還有數張強弓對準其人,毗舍耶人的英雄——卑南王就這樣窩囊的死在了峽谷內。

山上,看著峽谷外逃掉的大半蠻兵,李逵不無惋惜地道:“可惜了,要是還有火藥,在這裡埋上幾堆,炸他孃的,該多好!”

凌振立馬糾正道:“使用火藥要講條件,山崖太硬效果有限,地上可以用,但引線太長要燒很久,很容易被敵人發現,而且,人跑那麼快,也,也難炸得著。”

“哈哈,俺就是隨便說說,你還較真了,要是都讓你炸完了,還要俺們幹鳥!”

毗舍耶都城的爆炸也震撼了李逵,這以後,就對凌振多了幾分敬畏。

他終於理解了徐澤當初為什麼反覆向眾人灌輸打仗要動腦子,要不斷適應新的敵人和新的戰爭形態,只知道猛衝的莽夫,遲早會被淘汰。

看著山下死掉的蠻子,李逵暗自慶幸自己讀書開了竅,再不是莽夫了。

衝出峽谷的蠻兵才發現卑南王已死,失去了主心骨,很快就再次分裂——這基本是由強人透過戰爭快速統合的武裝集團,在強人死後,必然的結局

一部分人堅持要回去尋仇,另一部分則裹挾著附近的村落的婦孺逃進東面的高山中。

叫嚷著復仇的蠻兵經過幾個被毀的村落後,人也越來越少,還沒找到李俊的主力,就做了鳥獸散。

提心吊膽的流求官兵始終沒有等到蠻兵的反擊,最終安全登船,回到了流求。

三日後,李俊再次啟航,帶著大部分的繳獲,親自前往海東郡上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