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會見(第2/2頁)
章節報錯
東京道大面積臨海,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女直人對海洋和水師也不陌生,百年前,轟動日本的“刀伊入寇”事件就是女直人所為,而在與東南邊高麗人的長期衝突中,雙方也多次爆發過水戰甚至海戰。
所以,完顏阿骨打沒提約宋人水師渡海夾擊遼國的事,烏雅束和撒改也沒往這方面想,遍佈女直人部族的遼國東京道是他們的囊中之物,契丹人必須驅趕走,高麗人也要打回去,宋人更別想染指。
完顏烏雅束想到幾日前完顏撒改的判斷,問:“那可不可以請宋人在他們的邊境出兵,幫我們牽制契丹人?”
“宋人已經牽制了契丹人的大半兵力了,遼、宋都是大國,互相防範,如果沒有宋國在南牽制,東京道契丹人的軍隊至少要翻兩倍。”
“宋國不比我們不得不和契丹人拼命,他們本來就過得很好,打仗反有可能會把事情搞遭,除非能看到滅掉遼國的希望,不然,指望他們出兵是不可能的。”
“這支宋人商隊來歷古怪,不可能是宋國的正使,最多也就是想看看我們這邊的情況,再做決定。宋人做事這麼不果斷,就算真和我們結盟了,他們也只會讓我們頂在前面和契丹人打生打死。”
“如果我們敗了,自然萬事不提;假如我們勝了,遼國敗局已定,反倒是要防著宋人趁機北上,他們要只是和我們搶佔遼國的土地、生口還好,就怕宋人趁我們和契丹人兩敗俱傷的時候,連契丹人和我們一起吃下!”
完顏烏雅束和完顏撒改均都臉色大變,由於資訊隔絕,女直人對宋人的瞭解非常少,只知道遼國的南面還有一個更加富庶、人口更多的大國,這幾日,從商社和其他方面綜合得來的訊息,讓他們難以置信——宋國人口竟然比強大的遼國還多十幾倍。
在女直人的認識中,人口就是部族最重要的“資源”,人口多勇士就多,就有資格得到更多的財貨,財貨多了又能招攬更多的勇士,完顏部就是這樣滾雪球搬走到今天的。
完顏烏雅束和完顏撒改常年留守部族,考慮問題多是從政治的角度出發,是以沒有完顏阿骨打從軍事上看得更直接。
這要是真要是和強大的宋國對上了,就算部族勇士再英勇,一個能打十個,不!哪怕一個能打一百個,也打不贏這麼可怕的國家啊。
完顏烏雅束面露愁容,道:“要是這麼說,我們還是別招惹宋國為好?”
阿骨打和撒改二人對視一眼,均看到了對方眼神中的無奈。
“宋人既然來了,不見反倒顯得我們心虛,而且遼國這麼大的國家,就算我們真能打敗契丹人,也不是一年兩年能夠成事的,總得先穩住宋國。何況,現在我們也確實用得上這支商隊。”
完顏烏雅束結合阿骨打的前後語,想了片刻,問:“阿骨打是說高麗?”
……
徐澤在村口等了約莫三刻鐘,終於等到了遼國東京道生女直節度使屬吏完顏撒改的會見。
同舟社吳用、牛皋、石秀等人出席,會談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進行。
完顏撒改詢問了同舟社商隊攜帶了哪些貨物,計劃回購那些特產,什麼時間返回等問題,強調了東京道乃化外之地,很多部族地處深山,不通道路,為免意外發生,商隊在外行動,須得本地嚮導引路。
徐澤表示,同舟社商隊願意尊重女直人傳統,服從生女直節度府的管理,絕不做有損女直人利益的事,並當場捐贈部分貨物,以感謝前些時日在溫都部受到的熱忱款待。
徐澤提出,商隊在鹹平城中曾與遼兵爆發衝突,此時應該已經被遼國官府通緝,無法再走原路返回,請求節度府給予方便,讓商隊繞過遼人的封鎖回國。
完顏撒改對同舟社不遠萬里為女直人生活區送來急需生活品的行動給予了高度讚揚,強調東京道雖然貧困,但在生女直節度使完顏烏雅束的英明領導下,生女直人愛好和平,文明有序,絕不容忍腐朽墮落的遼國官僚肆意迫害異國商隊,生女直節度府有決心也有能力維護商隊的安全。
會談中,完顏撒改表示對中原新興的農業技術和文教新成就很有興趣,希望能與同舟社保持持久深入的經貿和文化交流。
徐澤盛讚女直人的勇武善戰,稱鹹平城外與完顏阿骨打勃極烈的初次見面終生難忘,希望完顏部能派出勇士教導商隊護衛。並表示商隊隨行有幾名資深學者和農技專家型人才,隨時可以與完顏部中的智者和種田好手進行學術和農技交流,還承諾下次再來時,會攜帶大宋朝廷允許處境的各類社科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