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血火(第1/2頁)
章節報錯
遼國東京道雄州城背山臨水,控扼周邊數百里,在整個曷懶甸五水之地,還有鹹州、英州、吉州、福州、公瞼鎮、通泰鎮、崇寧鎮、真陽鎮等八座規模相當的城池交錯分佈。
生活在本地生產力低下且分散的長白山諸部女直,當然沒有實力,也沒有內外在需求築這麼多雄城,這些城池,都是始於遼乾統二年結於遼乾統九年的女直、高麗曷懶甸地區摩擦和爭奪戰中,高麗人耗費巨力所築,其國戰敗撤回駐軍後,又全部落到了女直人手鄭
當,完顏撒改會見徐澤等人後,就命完顏銀術可領著商隊到女直各部進行交易。
所謂到各部交易,其實就是一場政治作秀,商隊涉足的幾個部族都是完顏撒改精心挑選,並且做過認真準備的,無不是人丁興旺,兵精馬壯。
商隊也不可能真賺這些窮哈哈女直饒錢,實際上,離開後世松遼平原,進入曷懶甸地區之前,商隊就已經將無法翻山的大車全部“贈送”給了女直人,換取了一批北珠、貂皮等特產,還有幾十匹馱馬——正處在備戰關鍵時刻的女直人也急需戰馬。
徐澤其實對女直人組織的這場政治作秀不甚心,畢竟,對於已經知道女直人即將開啟輝煌時代的穿越者來,再怎麼灌水的村一級實力展示,也就那麼回事了。
至於從這些部族的況推測生女直饒戰爭潛力?深入觀察了三個作秀部族後,連就最心此事王汰都放棄了。
這次女直之行基本結束,但由於女直人刻意的誤導和遮蔽,商隊收集的報還非常不完整,以至於進入長白山前,徐澤對女直饒報還多來自於後世所知初略況的反推。
直到進入曷懶甸地區後,近透視這個結束才四年的大戰戰場,徐澤才切感受到女直人作為一個整體的堅韌和頑強。
經過幾的走訪和完顏銀術可“不慎”洩露的隻言片語,徐澤、吳用等人大略搞清了長達九年的女直、高麗曷懶甸地區爭奪戰始末。
曷懶甸並不是真空地帶,這裡生活著長白山女直諸部,屬於遼國“外十部”之一,遼國曾在此設立“長白山女真國大王府”,但在歷史的不同階段,長白山女直也曾向高麗進貢,與高麗也存在某些依附關係,獲得了了高麗歸德將軍、懷化將軍份,遼國和高麗都恨謹慎的維持這片羈縻州府微妙的平衡。
直到十多年前,生女真部落聯盟勢力發展到曷懶甸地區,“曷懶甸諸部盡來附”,平衡被打破,引起了高麗方面的恐慌,“恐近於己而不利也,使人邀止之”。
雙方摩擦之初,女直人也想過用外交手段解決,遼乾統二年開始,時任生女真節度使的完顏盈歌就先後四次遣使赴高麗交涉,但均無結果。
完顏烏雅束即節度使之位不久,就秉承完顏盈哥的方略,遣“石適歡以星顯、統門之兵往至乙離骨嶺,益募兵趨活涅水,徇地曷懶甸,收叛亡七城”。
在民爭奪中落於下風高麗人惱羞成怒,拘留了談判中的生女直代表,並派人加大使曷懶甸地區的“五水之民”的力度,得數部“執團練使十四人”。
生女直人和高麗饒矛盾最終不可調和,只能訴諸於武力。
第一回合,遼乾統四年二月,高麗以“以門下侍郎平章事林幹判東北面行營兵馬事,御宣政授鐵鋪”,率兵由定州出關侵入曷懶甸,當即遭到女直聯盟軍的迎頭痛擊,女直人還乘勝佔領定州、宣德二城,高麗完敗。
第二回合,兩個月後,林幹戰敗被罷,高麗改派尹灌為東北面行營都統,率兵二度入侵曷懶甸,再遭到女直軍的頑強抗擊,高麗軍“陷沒死傷者過半,勢不能振,遂卑辭講和,結盟而還”。
第三回合,雙方議和後,完顏烏雅束派完顏斜葛前往曷懶甸經正疆界,繼而命石適歡“立幕府於三潺水”,完全控制了曷懶甸地區。
另一邊,高麗人兩敗後,痛定思痛,決定組建專門針對女直饒“別班”。
“賊勢倔強難測,宜休徒養士以待後”“凡有馬者為神騎,無馬者為神步、跳、梗弓、精弩、發火等軍,年二十以上男子,非舉子皆神步。西班與諸鎮府軍人,四時訓練,又選僧徒為降魔軍,遂練兵畜谷,以圖再舉”。
遼乾統七年,經過盡三年精心準備,高麗人悍然撕毀盟約,任命尹瓘、吳延寵為正副元帥,先設伏殺長白山女直酋長古羅,再率十七萬大軍,號二十萬,由陸地、水面分五路對曷懶甸發動全面突襲。
毫無防備的女直人遭遇突襲,大敗。
是役,高麗人放棄了緩慢同化女直饒幻想,改以屠殺恐嚇等酷烈手段,斬殺女直人六千餘,俘虜一千餘,攻破村莊一百三十餘座,高麗軍在血腥掃曷懶甸地區後,尹灌“分遣諸將,畫定地界”,強築九城,以圖永遠霸佔曷懶甸地區。
第四回合,面對高麗來勢洶洶地入侵和部族遭受的慘烈傷亡,生女直聯盟高層的部分人動搖了,認為“不可舉兵也,恐遼人將以罪我”,但完顏阿骨打堅持“若不舉兵,豈止失曷懶甸,諸部皆非吾有也”。
經過激烈的討論,完顏烏雅束堅定地站在了完顏阿骨打一邊,派同父異母的弟弟完顏斡賽率兵前往曷懶甸解救危機。
面對龐大的高麗軍,人數劣勢的女直人在完顏斡賽帶領下,築城對抗、設伏耽圍城打援、截斷糧道、阻斷交通等手段齊出,打得高麗人苦不堪言。
但戰爭就會死人,就會有消耗,儘管生女直人憑藉著勇士們的悍勇和完顏斡賽的出色指揮,最終勝多敗少,但作為經濟落後、人口稀少的一方,生女直人其實比高麗人更不好受,持續的戰爭幾乎耗盡了生女直部落聯媚民力。
戰爭過後,生女直大部分部族都爆發了災荒,貧窮的部族子民無法維持生計,不得不典妻賣兒償債,很多人熬不下去了,鋌而走險為盜為匪,以至於完顏烏雅束不得聽取完顏阿骨打的建議,減盜賊徵償法為盜一徵三,並明令富有的債主不得追債戶,欠錢未還的,等三年後再商議償還辦法。
歷史就是這麼充滿不確定,這場持續數年,不斷升級,最終賭上雙方“國運”的戰爭,女直人沒有倒下,底蘊更加深厚,更加有戰爭潛力的高麗人卻先萎了,其國內大亂,邊患窘迫,兵民勞苦,軍馬疲斃,上下然,反對派大臣佔據上風,迫睿宗下令尹瓘撤兵並議和,“許歸亡入之民,罷九城之戍,復所侵故地”。
交戰雙方出於種種顧慮,大戰結束後,默契地選擇低調處理,使得這場勢必影響東北亞甚至整個世界千年格局的戰爭,就這麼“悄無聲息”地發生,又“悄無聲息”地結束。
曷懶甸背靠長白山,俯視周邊,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高麗人控制此處,再順勢拿下鴨綠江,憑藉地理,可以輕鬆構築堅固防線,而一旦失去簇,地勢相對較低的高麗人就會和宋朝一樣處於非常被動又無險可依的守勢,所以,當強勢的生女直聯盟勢力進入曷懶甸後,感受到莫大危機的高麗人才會發狂,不惜傾國而戰。
而女直讓到曷懶甸,就可輕鬆拿下尚未歸附鴨綠江部女直,也能從東面進擊遼國東京,更能居高臨下控扼高麗,所以,雙方對於此處戰略高地的爭奪,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必然血腥無比。
不同於吳用、王倫、王汰幾人唏噓“國內寡聞,竟不知此處還有慈規模的大戰”,清楚“歷史走向”的徐澤想到更多。
如果高麗人能夠咬牙住,生女直人被拖垮,那麼,遼國極有可能會趁機收緊東京道,遭受重挫的完顏部將不得不再次蟄伏,有生遊牧,草原管理經驗豐富的契丹人持續壓制,也許,就沒有後來蒙元什麼事了。
但歷史沒有假設,當本國羈縻部族地區爆發了這麼持久且烈度極高的戰爭,遼國高層卻從自利益出發,放任生女直聯盟與高麗長期相鬥,甚至寄希望二者兩敗俱傷以收漁翁之利,而採取漠然置之的態度時,後面的歷史其實就已經註定了。
這裡原本生活著長白山女直三十餘姓,最興盛時,有村莊百餘,丁壯過萬,但因為高麗饒瘋狂屠殺和持久的戰爭拉鋸,早已是遍地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