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渡海之策(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慈烺暗暗欣慰,雖然沒有實地巡視,但他相信,從監工太監高起潛,到水陸軍各個將領,絕對沒有人敢騙他,碼頭的建設,船隻的承載和渡海,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兵部侍郎吳甡和少詹事黃道周,代替太子殿下過海巡視秦皇島碼頭和一眾船艦。
太子朱慈烺留在岸邊,檢閱吳三桂馬科帶來的騎兵精銳。
不愧是關寧軍,就今日所見,吳三桂和馬科所轄,絕對都是精銳中的精銳,比起建虜八旗的騎兵,也不差多少。不過和朝廷每年在遼東砸下的銀子數量相比,這些精銳還是有點少,估計有相當數量的銀子落入了各級官員的囊中。
現在不是追究這個的時候,唯今之計,穩定第一,等過了建虜入塞的這個大坎,再慢慢整頓寧遠和山海關的軍務也不遲。
朱慈烺騎馬檢閱,但是遇上雄健的漢子,都會停下了溫言勉勵,鼓舞將士們計程車氣,這中間,他看到了那個朝鮮人崔孝一。他只向崔孝一點頭微笑,就激動的崔孝一滿臉通紅。
黃昏,虎大威率領的兩千保定騎兵也趕到,如此,渡海攻擊的一萬人馬全數到齊。
晚間,朱慈烺召集眾將議事,由兵部侍郎吳甡公開宣佈,建虜今冬的入塞,已經是迫在眉睫,而此間將領和兵馬的任務就是在建虜入塞之後,乘船過海,攻擊建虜之後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從遼南海岸登陸,對建虜佔領的金州、旅順,復州蓋州,乃至海州進行攻擊,截斷建虜從瀋陽到錦州的道路,解救被建虜壓迫的漢人包衣,圍魏救趙,令建虜不能專心入塞。
除了吳三桂馬科等幾個主官,其他不知情的將官都是驚訝,隨即有人驚喜,有人微微不安,雖然有去年抵禦建虜入塞的勝利,但從心底裡,大明將官對建虜還是充滿恐懼的,幾十年的失敗,不可能只靠去年的一次勝利就完全逆轉,即便在座的都是大明最精銳的部隊,但他們對建虜的畏懼,卻依然不能避免。
“太好了,俺虎大威一生的夢想就是在遼東縱馬馳騁,將建虜殺個片甲不留,這回終於是實現了。”虎大威站起,摩拳擦掌,哈哈笑。
鄭森施琅等人也都站身,慷慨請令。
朱慈烺不動聲色,目光卻將所有將官的表情都收在眼裡,那些面露喜色,摩拳擦掌,想要建功立業,如虎大威鄭森施琅等,都是可用之人,那些眼有不安的人,如龍武水師劉應國和鄭鴻逵,倒不是不可用,不過渡海之後,面對建虜兵馬和城池,一定不會太踴躍,需要有人帶著他們,換句話說,帶領他們的主將的膽氣至關重要。
所幸吳三桂,馬科,虎大威都是久經戰陣的悍將,朱慈烺對他們還是有相當信心的。更何況還有張名振和張家玉的督陣,朱慈烺不擔心他們會半途而廢。
吳甡繼續道,建虜入塞,後方空虛,此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眾軍從今日起,就在秦皇島操練等待,但是建虜入塞的訊息傳來,立刻就登船渡海,攻擊建虜後方,此乃朝廷的最高機密,在這期間,任何人都不得離開京營,膽敢洩露機密者,斬!
吳甡說完坐下。
所有人目光都看向太子。
朱慈烺沉思了一下,目光環視眾將,溫潤和緩的聲音在帳中響起:“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建虜歷年入塞,對我大明造成的危害,不用我說,大家都是知道的,如今你等要做的,就是以牙還牙,以血還血!具體如何做,少司馬剛才說的已經很清楚,我就不贅言了。”
頓一頓,繼續說道:“諸位都是久經戰陣的宿將,原本就戰陣之術,我不應該多說的,不過我總結出一些建虜歷次入塞和我大明應對失誤的慘痛教訓,還是忍不住想要和大家講一講,對不對的,大家一起共勉。”
眾將臉色嚴肅,恭聽太子繼續往下說。
“我就以崇禎十一年,多爾袞帶兵入塞的那一次來做例子吧,那一次,我大明集結重兵於德州,以為建虜必犯德州,楊嗣昌楊本兵給各部兵馬和山東巡撫顏繼祖都下了死命令,但他們堅守德州,原本的,多爾袞的大軍也的確是向德州殺來的,不過在得知德州守軍眾多之後,多爾袞卻秘密行軍,繞開了德州,直撲濟南,濟南雖然是堅城,但城中兵馬大部都去了德州,寡不敵眾,被建虜所攻破,一夕之間,十幾萬的百姓死在建虜屠刀之下……”
濟南失守,是建虜幾次入塞,大明最慘重的教訓也是傷亡最慘重的一次,在座諸將都是知道的。大明朝,或者是華夏一族,從來都喜歡回顧輝煌,對自身的失敗之處,卻常常輕描淡寫,不管內心裡多麼痛心疾首,多麼的吸取教訓,在回顧之時,不管是為了維護皇朝的面子,還是主官的名聲,卻總是要將失敗輕輕揭過。
皇太子今日卻主動將這塊傷疤揭了開來,皇太子,果然不是常人。
“濟南之戰中,我大明的指揮策略過於僵化,將所有的兵馬都集中在德州,反觀多爾袞用兵靈活,避實就虛,他避開德州,繞行攻擊濟南,殺了我大明一個措手不及,濟南十幾萬的百姓,一夜就變成了他的刀下之鬼,多爾袞的兇殘和狠毒,我們永遠銘記,但他的用兵之法,卻也不得不讓人佩服,今日你們渡海攻擊,敵我易位,像多爾袞當年在濟南遇到的情況,你們也一定會遇上,所以我希望你們與敵為師,多向多爾袞學習,靈活用兵……”
聽到此,帳中眾將相互一望,臉色都微微尷尬,國朝太子,當眾稱讚建虜將領,並要大家向其學習,這可是第一次啊,吳甡皺起眉頭,雖然他和皇太子相處很久,對太子的脾氣已經有很多的瞭解,但太子當眾稱讚多爾袞,還是出乎他的預料,幸虧今日是軍事會議,黃道周沒有參加,不然以他的脾氣,一定站起來,端正太子的言行,認為太子稱讚敵人是不妥的行為。
對帳內諸將微微驚異的目光,朱慈烺好似沒有看見,他繼續說道:“多爾袞做所的,其實就是兩個字,遊擊!我朝設有遊擊之職,但關於遊擊之術,諸位又知道多少呢?”
大明在邊塞與要地駐有“遊擊”,從三品,位在參將之下,率遊兵往來防禦。明初多以功臣、外戚充任,分掌駐地防守應援,遼東戰事興起之後,大明在長城沿線除了副將守禦,還設定有不少遊擊,以便來回支援。
感謝“不愛會怎樣”的連續打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