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秘密行(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二日中午,擔任前鋒的兩黃旗兵馬趕到了馬蘭峪,然後迅速佔據關隘,在關前左右紮下營寨,並向薊州派出大量偵騎。黃昏時分,多鐸率領的建虜主力出現在馬蘭峪關前。
馬蘭峪是明軍主動放棄的,沒有經過戰事,從城牆關門到關中的軍舍房屋,都儲存完整,也因此,多鐸就將自己的大帳,安在了關內,當天色大黑,篝火熊熊之時,多鐸在大賬內召集眾將,商議下一步。
從馬蘭峪和點魚關出關的道路都很崎嶇狹窄,十萬大軍,最少需要兩到三天才能全部出關完畢,而東面的大安口和羅文峪,道路更加難走,因此建虜大軍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從這兩個地方出關。
出關已經定下,沒什麼好議的,出關之後的戰略才是多鐸召集眾將商議的重點。
到現在,阿巴泰的偏師全軍覆沒的訊息,已經在全軍漸漸傳開,建虜八旗聽了都是憤怒無比,各級將領連連請命,要為滿達海報仇,蒙古旗和漢軍旗就沒有那麼“雀躍”了,尤其是漢軍旗,軍心士氣都比較低落連續圍攻玉田,戰死戰傷一萬多人,碰了一個鼻青臉腫,卻沒有拿下玉田,信心受到很大打擊,現在又要出關,在不明白建虜主子用意的同時,心中都不免有些忐忑:難道是要撤了?撤了就是敗了,這次入關可是毛都沒有搶到啊。
漢軍旗士氣不高,但各個旗主在多鐸面前,卻不敢表現出一絲一毫的懈怠。他們都正襟危坐,滿臉戰意,等著多鐸分派命令。
多鐸坐在帥案後的虎皮大椅中,面無表情的環視眾人,明亮的火燭下,清楚看到他臉色發白,但眼珠子卻發紅從前日到今日,多鐸一共只睡了兩個時辰,偏師阿巴泰的全軍覆沒,玉田久攻不下,令他憤怒狂躁,根本難以入睡,他雖然沒有中明國太子的激將之計,但明國太子信中的那些話,卻是深深刺激到了他,尤其是明國太子提到了他的母親,烏拉那拉氏阿巴亥,被黃太吉暗活施詭計,活活逼死,被迫殉葬的往事,更是令他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痛。
也因此,昨天到今日,他幾乎很少說話,身邊的各個奴才更是大氣都不敢出,只恐一個不慎,就觸了主子的黴頭。
軍議開始。
兩個奴才張著明國地圖,就站在多鐸左側,以作為眾將提出建議時的參考。
英俄爾岱首先發言。
雖然阿巴泰的偏師已經全軍覆沒,但英俄爾岱並沒有退卻的意思,照他的意思,破關入塞不受影響,十萬大軍繞過薊州,從牆子嶺或者古北口一代入塞,明人倚仗的不過就是城牆和工事,只要破了城牆入了關,一切就都任由大清鐵騎馳騁了。
滿將基本都是這樣的心理,尼堪更是大喊贊同。
至於如何破關,英俄爾岱還是採取老辦法,那就是沿著長城往西走,多派偵騎,但發現明軍防守薄弱之處,立刻一擁而上,拆牆破關,雖然現在明軍一定是重兵防守薊州以西的所有長城關口,但就過去的經驗來看,長城太長了,明軍根本做不到處處重兵,只能是重點防守,所以只要有耐心,就一定能找到明軍防守的弱點,一旦大清勇士登關破城,突破了一點,進入明國內陸,明國的長城就沒用有了。
眾將聽得連連點頭。
多鐸面無表情,他看到漢軍鑲藍旗的副都統張存仁低頭不語,心知張存仁對英俄爾岱的計劃有所保留的。張存仁是黃太吉的親信,也是黃太吉非常倚仗的一個智囊,多鐸表面不屑,但心中對張存仁卻也是看重的,尤其是現在,當阿巴泰的偏師全軍覆沒,入塞面臨困境,進退兩難之時,他就更想聽聽張存仁的真實建議了,於是他冷冷道:“張存仁,你怎麼不說話?是不是對英俄爾岱的計劃有意見?”
張存仁吃了一驚,急忙站起抱拳:“回豫郡王,固山額真的計劃很好,末將完全贊同,不過末將想的是軍糧,但今日為止,軍中軍糧已經不多了,一旦明軍在長城沿線防守嚴密,我軍沒有可乘之機,豈不是被逼要強攻?”
帳內靜寂。
軍糧,正是現在從多鐸以下,所有將領都隱隱頭疼的一個問題,十萬大軍,每日人吃馬嚼,需要眾多,偏偏歷來入塞,講究的就是搶掠明人,以戰養戰,所以軍糧都不會攜帶太多,現在被薊州防線阻隔,又在玉田城下浪費了三天,軍糧真的快要見底了。
一旦沒有了糧草,不要說入塞了,就是退兵恐怕也會有所困難。
“無妨,為防萬一,豫郡王已經派人到錦州運糧,還有,蒙古哈刺慎、韃朵、坦顏三旗,豫郡王也已經派去了信使,不需要多,只需要三部能為我大軍運來十到十五日的糧草,再有錦州的糧草,就可以保證我大軍入塞無虞。”英俄爾岱道。
“那一來……就成僵持戰了。”張存仁小聲說了一句。
歷來,建虜入塞都是閃電戰,在明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已經破關入塞,殺近京畿,令明國上下手忙腳亂,在明**馬匆忙護衛京師之時,建虜卻又折返南下,往保定山東殺去,一路殺,一路搶,將原本還算富裕的山東之地攪成一片狼煙……
但這一次,閃電戰失敗了,面對明軍在長城沿線的死守,面對可能的攻城戰,更重要的是,面對此次入塞,明軍明顯不同於以往的表現,張存仁隱隱然有點信心不足。
多鐸狼一樣的目光倏的就瞪向了張存仁,冷冷道:“那照你的意思,我軍是不是應該退兵呢?”
張存仁大吃一驚,急忙跪倒:“末將不敢,末將絕沒有退兵的意思!”
“諒你也沒有那樣的狗膽!”多鐸怒:“今日軍議,是讓你出謀劃策,不是讓你賣苦臉的。給本王退下,來日攻堅,你漢軍鑲藍旗為先鋒!”
“輒~~”
張存仁擦擦額頭的冷汗,起身退回,再不敢多說。
多鐸怒氣未消。
這時,圖爾格站起來,抱拳道:“豫郡王,明軍嚴守薊州以西的長城隘口,牆子嶺和古北口一定是他們重點防守的區域,如果我軍想要從這兩地突破,恐怕非有一場血戰不可,與其如此,倒不如避實就虛……”
“何意?”多鐸問。
圖爾格走到地圖前,指著地圖說道:“如果不出意料,明軍主力兵馬一定集中在密雲,平谷,延慶,開平一代的長城,更遠一點的地方,他們未必能顧得上,如果我軍能派出一支偏師,繞行到宣府,從宣府開啟缺口,戰局或許就不同了。尤其是此時此刻,在宣府張家口一代,哈刺慎和察哈爾兩部蒙古已經聚集了一萬多兵馬,正試圖呼應我軍,向宣府發動進攻……”
聽到此,多鐸明白了。
明軍重兵防守薊州以西的長城關口,如果想要入關,必然要經歷一場血戰,即使破關,怕也要付出相當損失,但如果能借助哈刺慎和察哈爾兩部蒙古,從宣府開啟缺口,戰局就完全不同了。
————感謝“cylove521”的打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