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點頭。

“馬進忠是跟隨殿下從河南到張家口的,其部戰力如何,殿下怕是最清楚了,殿下以為,如果建虜大軍圍攻,馬進忠能堅守幾日?”劉子政問。

“六萬建虜……兩日左右吧。”朱慈烺和張家玉的看法基本相同。

“夜不收是在古北口五十里之外的十八盤發現建虜大軍的蹤跡的,軍報寫的清楚,建虜營盤廣闊,馬糞已經不新鮮,據此判斷,建虜大軍離開十八盤最少已經有兩日了,而十八盤距離獨石口兩百六十里,從獨石口到張家口,又是兩百三十里,一共將近五百里,如果建虜主力全部都是騎兵,日行一百五十里,需要三天半的時間才能到達張家口,算算日子,此時建虜大軍距離張家口,怕是隻有五六十里,甚至可能已經到張家口城下了……”劉子政縝密計算。

朱慈烺臉色凝重。

“而京師距離張家口四百里,即使是騎兵,怕也要三天才能抵達張家口,如果張家口能堅守兩到三日,那麼現在馳援就來得及,如果不能,我軍騎兵救援張家口,怕是鞭長莫及,甚至有可能是以肉飼虎的結果。”劉子政說結論。

現在朱慈烺手中騎兵一共有五支,虎大威的兩千騎在順義,馬科,唐通,白廣恩和賀珍的三千營現在在密雲,五支騎兵加起來,一共八千人,八千騎兵聽起來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但戰力卻無法和建虜重騎相比,一旦發生野戰,相同人數下,八千騎兵絕不是建虜的對手。

也就是說,如果張家口不能堅守,現在向張家口派出的任何援兵,都有可能是在為建虜送戰績。

也就是以肉飼虎。

聽完劉子政的分析,朱慈烺心中更加焦急,內心裡,他百分百的想要救援張家口,不止是因為張家口積蓄有建虜急需的糧草,更因為張家口一旦被破,建虜突入宣府,宣府地區必將被建虜遍蹂,就算最後建虜退去了,但此次抗虜也不能算是成功。

另外,馬進忠是故人,張國維朱之馮周遇吉也都是忠勇之士,如果他不派兵救援,這些人有極大的風險都會死在此役中就算不戰死,事後也必然會被朝廷問罪。

但理智告訴他,李紀澤和劉子政兩個老參謀分析的有道理,京畿才是防禦的重點,只要建虜不入京畿,不能南下,大明就算是渡過了此次入塞危機,以一個宣府換取整個京畿的安寧,還是值得的。

可是就這麼輕易的放棄援救張家口,繼而放棄整個宣府,朱慈烺不甘心,也無法接受。

“殿下,少司馬的信~~”

正猶豫之時,腳步聲響,佟定方進入大帳,手裡捧著一封信。

正是兵部侍郎吳甡的信。

作為兵部侍郎,皇太子抵禦建虜入塞的副手,潮白河戰役結束之後,吳甡就坐鎮密雲,總攬密雲長城的防禦,建虜大軍在牆子嶺外出現,吳甡始終緊盯,而當建虜按兵不動之時,吳牲是比朱慈烺更早察覺到異常的那個人,而當得到董朝甫傳來的緊急軍情時,不同於朱慈烺的猶豫,吳甡立刻就做出了決斷,然後提筆給太子寫信。

吳甡給出的建議很明確,那就是,張家口,一定要救!而且宜早不宜遲。

吳甡寫了三條理由,第一,建虜大軍轉向宣府,已然是黔驢技窮,只要再給其當頭一擊,其軍心士氣必然潰散,多鐸不退也得退了,但如果令建虜拿下張家口,突入宣府,建虜軍心士氣必然重振。其一東一西,同時在居庸關和牆子嶺對我大明施壓壓力,另外還有馬蘭峪的疑兵,戰局可能會發生鉅變。

第二,張家口錢糧豐富,不可為建虜輕得。

第三,周遇吉和馬進忠都是可戰之兵,建虜想要輕易拿下張家口,絕不是容易的事情。而現在在密雲聚集了大明最精銳的六千騎兵,雖不敢說一戰擊敗建虜,但只要小心謹慎,自保是沒有問題的,因此,張家口不但必須救,而且是可以救的。

最後,吳甡認為,馬進忠應該可堅守兩到三日,因此,只要動作迅速,援兵絕對可以在城陷之前趕到,退一步講,就算張家口不幸失守了,援兵也可以迅速進入宣化,憑藉宣化堅城,抵禦建虜。不然只靠宣化原先的駐軍,怕是守不住宣化城,而一旦宣化再失守,宣府的局面就等於是徹底糜爛了,大明就只剩下堅守居庸關不出,任由建虜在宣府遍蹂的最後一條路了。

守不住張家口,也要守住宣化,這是吳甡認為的底線。

看完吳甡的信,朱慈烺下定決心,決意增援張家口。

“令,賀珍,虎大威,馬科,唐通,白廣恩,各率領麾下騎兵,往居庸關匯合,軍令到達之時,立刻啟程,最遲不得於明晚到達居庸關!”

“令劉肇基不必到牆子嶺了,率他的兩個千總隊,往居庸關而去。吳襄的兩個千總隊不受影響,繼續往牆子嶺方向增援。”

“原先駐密雲,以為後備的楊軒隊,立刻拔營,用最快的速度,馳援宣化。”

“令昌平總督何謙,率昌平兵增援嚴守居庸關。”

“密雲長城防務仍有兵部侍郎吳甡總攬……”

連續發出幾道命令,在張家玉急急書寫之後,朱慈烺看向佟定方:“令武襄左衛準備,一炷香之後,拔營啟程,隨我去往居庸關。”

“是!”

大明太子的命令,很快就傳發了出去。於是在這一個夜裡,從密雲昌平居庸關,一直到懷柔順義,官道之上,火把熊熊,到處都是急行軍的官兵,夜空中,瀰漫著緊張肅殺的氣氛,而在營州,在武襄左衛的護衛下,朱慈烺脫離步兵部隊,向著居庸關急急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