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

隆武帝朱慈烺召見軍機處首席、武安伯、兵部尚書孫傳庭。

“去年離開之時,朕就警告札薩克圖汗,回到漠北之後,不得輕易向臨近部族動兵,現在看起來,札薩克圖汗並沒有把我的話的心上,有此可知,其野心勃勃,有吞併整個漠北草原之心,所以軍機處和兵部要加速制定出兵漠北之策,準備糧草輜重,一旦有變,立刻出兵!”

“遵旨!”

孫傳庭領命。

……

十一月。

漠北暫時沒有訊息傳回,但西南邊陲卻是忽然傳來了變動。

雲南最大的兩個土司吾必奎和沙定洲殺害大明官吏,搶奪軍糧,佔山為王,舉兵造反。

作為一個穿越者,隆武帝朱慈烺一直都十分看重雲南的地理位置,不唯雲南是大明的西南門戶,同時也是大明進軍中南半島的跳板,如緬甸,越南等處,如果大明要想在中南半島有所作為,雲南就非是穩定和繁榮不可。

但云南偏偏不能穩定。

就明末清初的歷史看,貴州雲南的土司們面對大明朝廷“改土歸流”的政策一直都有所抗拒。萬曆三大徵之一,就是萬曆皇帝集結全國精銳,剿滅播州之亂,將作亂的楊家土司斬盡殺絕,崇禎年,貴州土司又叛亂,崇禎皇帝集結西南之兵予以剿滅,只是因為全天下的目光都集結在遼東和流賊作亂之上,反倒是忽略了貴州雲南土司,時不時的殺官造反。

為此,隆武帝朱慈烺在收復遼東,福建也安穩,天下大勢已定的情況下,就

令馬士英為雲貴總督,黃得功和劉良佐分別為貴州和雲南總兵,黃得功和劉良佐都是驍將,和流賊做戰多年,經驗都豐富,用他們為兩地總兵,就是為了震懾貴州雲南兩地的土司,以便更好、更快的推進“改土歸流”,為建設大西南做準備。

朝廷四月發下調動命令,五月,黃得功和劉良佐分明從宣府和昌平出發,統領兵馬,攜帶家眷,車馬轔轔,往雲南而去。

這一路,可謂是千里迢迢。

歷經數月,黃得功和劉良佐所部方才是到了貴州,不想竟是遇上了百年一見的連續大雨,道路轟塌,前路難行,黃得功還好,他本身是貴州總兵,留在貴州即可,身為雲南總兵的劉良佐卻是被困在了貴州,無法繼續前行。

不止劉良佐,雲貴總督馬士英也被困在了貴州。

為什麼都要經過貴州?一來現在的官道,走貴州,過曲靖,很快就可以到昆明。第二,某種意義上也是一路震懾土司,宣揚朝廷的軍威。

進入十月,雨季過去,雲貴總督馬士英調動指揮,徵調幾十縣的民夫,搶修道路,眼見道路即將通暢,劉良佐正準備帶兵往昆明,不想此時卻傳來了雲南土司叛亂的訊息。

這份緊急軍情,是軍情司透過飛鴿,又六百里加急急報京師的,如果是驛站信騎,最少還得一個月,京師才能得到訊息。

吾必奎和沙定洲叛亂,民心大驚,雲南巡撫瞿式耜和世鎮雲南的沐王爺沐天波坐鎮昆明,一邊急報朝廷,一邊召集其他仍然忠於朝廷的土司,加上自有的兵馬,試圖剿滅兩賊的叛亂,但這兩個土司是為雲南土司之中,實力最為強大的兩人,他們兵馬最多,糧草也最多,其他土司攝於他們兩人的威名,雖然是接了瞿式耜和沐天波的命令,但卻遲遲不願意派出兵馬。

與此同時,吾必奎和沙定洲封閉了進入雲南的道路,聚集兵馬,準備攻取昆明。

情勢危急了。

“傳旨,西南即刻籌集糧草和輜重!”

“命令馬士英,即刻統領黃得功、劉良佐入滇平亂,對於叛亂的土司,從重從快,不必有任何的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