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雲南戰起(第1/3頁)
章節報錯
……
蘇州。
城門口的官道上,聚集了很多的書生。
金聖嘆連同當日在吳縣哭廟的幾十個秀才狂生都被褫奪了功名,流放遼東,今日是他們離開蘇州的日子,蘇州府派了一隊軍士,專門押解他們,聽到訊息的故舊,聚集在城門前的官道上,為他們送行。
不同於其他人的垂頭喪氣,如喪考妣,金聖嘆卻依然故舊,臉色絲毫也沒有悲慼之色,見到送行的朋友,依舊是談笑自若。
酒碗擺了出來,眾人端起酒,望著眼前的蘇州城,想著今生今世再也難以返回,酒苦人更苦,根本難以下嚥,
金聖嘆卻一飲而盡,最後抬頭看著道邊飄落的秋葉,笑著吟唱道:“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但很快的,金聖嘆就笑不出了,因為他的兩個兒子兒子梨兒、蓮子(小名),匆匆從吳縣趕來,向他訣別,金聖嘆雖然心中難過,可為了安慰兒子,他還是假裝輕鬆,泰然自若的笑道:“哭什麼,我又不是死?來,我出個對聯考考你們。”說完吟出了上聯“蓮子心中苦”。
但他兩個兒子此刻跪在地上哭得流流滿面,彷徨無計,不知道如何是好,哪還有心思對對聯?
見兒子答不出,金聖嘆只好自問自答:“起來吧,別哭了,我替你對下聯。”接著念出了下聯“梨(離兒腹內酸”
聽到此,道邊送行的故舊以及即將一起要被流放發配到遼東的幾十個狂生秀才都是叫起了好。
上聯的“蓮”與“憐”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兒子悲切慟哭之狀深感可憐;下聯的“梨”與“離”同音,意即自己即將離別兒子,心中感到酸楚難忍。這副對聯,一語雙關,對仗嚴謹,可謂是千古絕對,非一般人可有。
說了對子,金聖嘆望了一眼蘇州城,然後第一個邁步,向遼東而去。
哭聲大起,兩個兒子跪在地上,更是傷心……
……
京師。
乾清殿。
隆武帝朱慈烺的御案上放下一張紙,紙上正是金聖嘆新作的這幅對聯。
雖然在前世裡,朱慈烺就已經看過,但今日見到的,卻還是深為歎服。
雖然金聖嘆不理解新政,阻撓嘲笑新政,還差點釀成大禍,但看在他才華橫溢,博學多才,看在《水滸》的份上,就饒他一命吧,希望他在廣袤的東北,能收斂心性,繼續點評作畫,為後世留下更多……
……
翁家吳家被連根拔起,鬧事狂生們被流放,姑息的官員被處置,怠惰的官員被降職,在精武營迅捷出動,平定這場內亂之外,天下人更加清楚的看到了隆武陛下推行新政的決心和不可阻擾的意志。
如此,不管那些士紳們心裡多麼的不願意,多麼的委屈,面對朝廷的制令,都再也不敢違抗,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得以在全國全面推廣。
……
十月。
喀爾喀蒙古“哲布尊丹巴”到京師。
朱慈烺令內閣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儀式,並在乾清宮的門前,親自迎接。
但並不是以因為“哲布尊丹巴”是漠北國師,有活佛之名,也不是因為朱慈烺要信教,而是為了招撫蒙古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