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邊百姓呼啦啦的跪下。

孫傳庭之後,史可法,陳奇瑜,李定國,周遇吉,虎大威,佟翰邦,黃得功,劉良佐,陳永福,劉耀仁,王汝成,高傑,李過,王光恩等,副帥軍機,各部總兵和副總兵的將旗,一一出現。

……

首輔蔣德璟,次輔倪元璐,閣員錢謙益,路振飛,連同六部堂官,左右都御史,大理寺,理藩院,在京七品以上官員,全部在安定門前迎接。

待孫傳庭和眾將到,蔣德璟親自宣讀聖旨,犒賞全軍,隨後,參將以上的將官進宮面見隆武陛下。

在進宮之前,眾將當然要先沐浴更衣。

……

午門。

周王和永王在宮門前親自迎接。

大明成年的皇子必須出外就藩,京師沒有王爺,也就沒有王爺能代替皇帝,在午門前迎接凱旋的重臣。

今日是第一次。

隨後,眾將跟在孫傳庭的身後,魚貫進入武英殿。

隆武帝在殿中而坐,接受朝拜,待孫傳庭和眾將起身,田守信取出聖旨,大勝宣讀起來。

不同於城門口的慰勞,這一次是封賞的聖旨。

孫傳庭,封武安伯。賞蟒袍。

文臣以軍功封爵,孫傳庭是繼王陽明之後的第四人。此前還有兩人分別為王驥和王越。

而這也是隆武帝第二個發出的世爵。第一個是鞏永固之子。

孫傳庭惶恐,謙虛不敢當,

朱慈烺笑著撫慰。

孫傳庭之後,眾將都有封賞和拔擢,其中,因為李定國又數次奇襲之功,宮功勞最為卓著,因此加封為安北將軍,左都督,其他眾將,大部分都是前鋒將軍,或者是後將軍一類的。

朱慈烺在改革宗室的同時,對勳貴封賞的制度,也進行了調整,最重要的是就是明定了一點,非軍功不得封爵,也就是說,像周奎那樣,只因為是國丈,就被封為嘉定伯的事情,以後不可能再發生了,其次,勳貴沒有特權,不論面對納稅還是司法,都和常人無異,過去勳貴犯罪,法外開恩的事情,以後不能有。

但是觸犯法律,世爵立刻剝奪。

也就是說,世爵不再是千古不變的金飯碗了。

……

聖旨宣讀完畢,孫傳庭史可法帶著眾將謝恩,隨即,美味佳餚端上來,隆武陛下的賜宴開始。

收復遼東,又都受了封賞,眾將開心,群臣開心,御座上的隆武帝更開心。

這一次,朱慈烺喝醉了。

幾乎是酩酊大醉。

……

第二日酒醒之後,朱慈烺召見武安伯孫傳庭,就遼東的後續,以及陝西甘肅,還有云貴未來可能的戰事,和孫傳庭進行討論。

被封為武安伯,孫傳庭感激涕零,也更是明白,隆武陛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沒有猜忌的帝王之心,性子弘毅寬厚,心志堅定,目光遠大,所有討論都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深思熟慮的謀劃,因此,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陛下的知遇和信任之恩,非肝腦塗地,不能報也。

……

隨著春節的鐘聲,隆武八年到了。

這一年,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將在全國全面展開。

北方問題不大,士紳力量強大的南方一定會有風波,但朱慈烺不計譭譽,也不怕動搖國本,南方士紳但敢抗拒新政,他是不會客氣的。各地督撫,知府,乃至下面的知縣,都已經收到了他的嚴令,御史監督彈查,但有不能執行,陽奉陰違,疏忽怠慢者,立刻就地免職。

同時的,另一項的改制,在經過內閣和六部討論之後,也已經有了結果,那就是重訂行省。

如果只是看史書和地圖,人們都會以為,明朝比之漢唐,疆域大大縮小,但其實也不盡然,在所謂的漢人十八省之外,大明還曾有東北的努爾幹都司,西南的烏斯藏都司、關西七衛(甘、青、疆交界處)等地,雖然都只是屬於羈縻性質,但在國域疆界都不是太明確、遊牧民族往來遊走的年代裡,這些土地其實也可以稱作是大明的疆域。

現在隨著土默特蒙古,張家口塞外三部的歸順,河套的收復,科爾沁蒙古的覆滅,大明實際掌握的疆域,已經大大超過了過往,再按照過去行省設定,比如河套等地仍然歸陝西布政使司衙門節制,已經是不合時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