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走吧。”

蘇克薩哈的聲音好像也快要哭出來了。

多爾袞收回目光,仰天一嘆,策馬離開。

大淩河。

眼前的戰局已經不可挽救,如果這裡敗了,禮親王代善押解的糧草輜重和中軍,怕也是危險,但最終的關鍵還是在大淩河,如果大淩河不失,多鐸等人回援,大軍猶有安全撤退的可能……

如果大淩河有失,這些糧草輜重以及步兵老弱能攔截在河水之前,後果將不堪設想……

“噠噠噠噠~~”多爾袞奮力策馬。

……

“噠噠噠噠~~”

馬蹄急促之聲,同樣在大淩河邊響起。

建虜裕郡王碩塞和禧郡王羅洛渾率領的前鋒到達大淩河邊之時,周邊還一切安寧,不要說明軍,就是鳥畜也不見一個,一眼望過去,除了茫茫的原野和彎曲的大淩河,再沒有其他。

不同於當初大明在大淩河邊修築的大淩河要塞,現在的大淩河堡,只是一個驛站性質的小型城寨,在錦州義州都在建虜之手的情況下,此地原本無關緊要,原先兵馬不過一百人。

錦州戰起之後,多爾袞深知大淩河堡的重要,特地加派了一千人馬防守。

碩塞和羅洛渾到達大淩河之後,無暇入城,首先探查的就是渡河情況。

乍看起來,大淩河還在冰凍,但仔細觀看就能發現,冰層十分淺薄,已經無法行人走車,所以要想渡河,一是走連線兩岸的那座石橋,另外就是那三到五處的淺灘。

當然了,其他地方的水其實也不是太深,最深處沒過頭頂,大部分只是到胸口處,但天氣寒冷,又甲冑在身,建虜多數人都不識水性,非到最後的逃命時刻,沒有人會想要趟著胸口高的冰冷河水過河。

因為大淩河曾經是明清交鋒的前線,建虜各部對這裡的水文還是比較熟悉的,幾處可以通行的淺灘,更有踩出的道路作為印記,春秋夏季也都有通行,因此,找尋幾處淺灘,並清理道路,並不是難事。

至於石橋,因為是交通樞紐,所以臨近大淩河堡修築,為重兵把守。

碩塞和羅洛渾帶兵到達大淩河,走馬巡視,發現一切正常,絲毫沒有明軍的蹤跡之後,兩人的心情便都輕鬆起來,隨後,便進入大淩河堡,歇息腿腳,享受守軍奉上的美食,準備今晚在堡子裡面睡一個好覺了。

但忽然,腳步聲急促,一個白甲兵急匆匆的闖了進來:“主子,探報,大淩河二十里之外,有小股明軍出現!”

“什麼?”

碩塞和羅洛渾都是一驚,年輕的羅洛渾更是已經騰的站了起來。

作為大軍撤退的前鋒,他們兩人深切知道大淩河的重要,小股明軍的出現,令兩人深為警惕,於是,碩塞坐鎮大淩河堡,羅洛渾親自帶兵去探查情況,同時全軍戒備,以防有變。

此時正是下午。

“噠噠噠噠~~”

羅洛渾不但是郡王,也是鑲紅旗的旗主,他帶了鑲紅旗的精銳騎兵,出了大淩河堡,急急往大淩河北面而去那裡,正是小股明軍出現的方向。

但剛奔出去不遠,就又有探騎急報。

“主子!大淩河的北面,有大股的騎兵出現,看裝束,像是喀爾喀騎兵!”

“喀爾喀騎兵?”羅洛渾驚。

喀爾喀的三位汗王,車臣汗已經退回漠北,另外兩位汗王都在大軍後方,大淩河的北面怎麼會出現喀爾喀騎兵?

正驚疑中,又有探騎到。

“報主子,東北方向有大隊明軍騎兵,兵馬浩蕩,最少兩三千人!”

“知道了!”

羅洛渾竭力保持鎮定,他意識到情況比想象的更復雜、更兇險,這大淩河的周邊,不但有大隊的明軍,而且看情勢,後續還會有更多的明軍趕到。

“快,快去急報裕郡王,令他加強防禦,急速通報輔政王!”羅洛渾大叫,又顧左右:“吹號,吹號!準備迎敵!”

“嗚,嗚~~”

淒厲的號角吹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