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真真假假(第3/3頁)
章節報錯
今日在遼南的諸將,都是能戰敢戰之人,麾下也都是精銳,膽氣和信心在連續的血戰和勝利中,已經磨礪的極強,在他們的意識裡,毫無崇禎十年時,朝鮮危急,大明援兵遲遲不敢登陸救援,眼看著朝鮮被建虜吞沒的怯弱,
高鬥樞卻沒有下決斷,他低頭沉思,好像還是有所猶豫。
軍議結束,眾將都離開。
高鬥樞在堂中踱步。
這十天來,遊擊佟定方一直派遣遊騎探查復州的情況,將建虜動向源源不斷的傳回金州,到今日,復州已經基本探查清楚,在濟爾哈朗率領大軍離開之後,復州留守變成固山貝子尚善,兵馬有萬餘人,此時此刻,尚善正在拼力加強復州城防,至於那些攻城利器紅夷大炮,據抓獲的舌頭供述,所有的紅夷大炮全部隨軍撤走了,一門也沒有留在復州。
人走了,炮也走了,建虜大軍徹底的如此徹底,短時間之內,肯定是不會攻擊金旅了。
如此,遼南就可以放心大膽的救援朝鮮了。
但高鬥樞總覺得有些不安。
堂中靜寂。
高鬥樞的身影,來回晃動。
“經略……在擔心什麼?”望著高鬥樞來回踱步的身影,經略府首席參謀殷奇猜出了高鬥樞的一些心思。
高鬥樞站住腳步,沉思道:“濟爾病的蹊蹺啊……北嶺之戰,我軍雖然給建虜造成了重大殺傷,但濟爾哈朗是宿將,難道連這點挫折都承受不了嗎?再者,就算濟爾哈朗忽然病了,但建虜準備了一年,大軍洶洶而來,難道只因為濟爾哈朗病重,不能領軍了,就放棄對金州的攻擊?如此一來,他們前番幾次猛攻,損兵折將,豈不是白費了嗎?”
殷奇道:“經略懷疑建虜撤兵有詐?”
高鬥樞點頭:“是啊,一旦我遼南主力離開金旅,救援朝鮮,建虜趁我空虛,捲土忽然來襲,事情怕就要不妙啊。”
殷奇沉思了一下,緩緩說道:“朝鮮關乎遼東大計,不可不救,但時間上卻也不用太著急,不如再看看,再等等。今日已經是臘月初八,距離過年,不足一月,距離二月冰開,也不過四五十天,不需要多,只需要過了這個年,建虜如果還是沒有動靜,即便他們撤兵有詐,也奈我們莫何了。”
二月冰開,登萊兵馬和物資,就又可以源源不斷的支援金州和旅順,而建虜大軍重新開回復州,復州到金州,人馬浩浩蕩蕩,需要相當的時間,大明在遼南的留守部隊也不是吃素的,即便建虜兵馬再多,憑藉堅固的城池和重重壕溝,抵擋建虜一個月也是不成問題的。
而等到海面冰開,大明船艦可以自由活動,即便大明不增援金州旅順,建虜自己怕也是要考慮撤退了,原因很簡單,建虜攻打金州旅順,是為前重後輕,頭重腳輕,從蓋州到復州的後方補給線,全部處在大明水師威脅之下,一旦大明截斷了他們的補給線,建虜聚集在金州城下的大軍,就會不戰自潰。
所以,時間是挫敗建虜可能陰謀的最好手段。
“嗯,”高鬥樞點頭,臉色依然沉重:“我正是這麼想的。但就怕朝鮮那邊支撐不住。”
……
復州。
濟爾哈朗和洪承疇分主次而坐。
兩人臉色都是凝重。
“先生,這是剛剛送到的急報,你看一下吧。”濟爾哈朗將手中的軍報,遞給洪承疇。
洪承疇起身,雙手恭恭敬敬地接了,然後展開仔細的讀。
讀罷,他乾瘦的老臉露出喜色,抬頭看向濟爾哈朗:“豫親王大勇,如此,明軍非是救援朝鮮不可!”
“可高鬥樞還是沒有動。”濟爾哈朗嘆氣,眉頭不展:“我六萬大軍擠在小小的復州城中,已經這麼長時間了,他為什麼還是沒有動?莫不是被他看穿了?又或者是朝鮮人沒有向他求援?”
“不會,以朝鮮人的孱弱,一定會向他求援。”洪承疇說的肯定:“至於我軍的各項應對,下官事事檢查,保證絕沒有露出破綻,高鬥樞只所以沒有動,不過是因為他身為經略,不得不謹慎,他還在等,他在等情勢的明朗和確定!”
“今日已經是臘月初八了,如果高鬥樞年前不動,即便年後動了,我軍怕也沒有攻取金州旅順的機會了。”濟爾哈朗更愁。
“不會的。隆武的脾性,不會坐視朝鮮不管,他對高鬥樞一定有所密令,只是高鬥樞乃是遼南經略,他的第一任務是保遼南,在遼南無虞的情況下,才會出兵救援朝鮮。失了朝鮮,高鬥樞不過是無功,但如果遼南有失,那他就是大罪了。所以王爺,現在正是比拼耐心的時候,切不可著急啊。”洪承疇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