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鬥樞詳細問朝鮮的備戰和此時的海情,使者一一回答,高鬥樞心中有數,最後說道:“貴使先去休息,容我商議。”

使者還是請求,但被強拖下。

待使者退下,高鬥樞對中軍官道:“傳鄭森來見我。”

……

傍晚,旅順水師提督鄭森急匆匆來到,面見高鬥樞。

作為大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個水師提督,鄭森能身登高位,雖然有其父鄭志龍的蔭佑,但他個人的努力和英武,卻也是有目共睹的,每次水戰,鄭森必親臨一線,日常練兵,也深入卒伍,有威嚴,不苟言笑,深得軍心,在賞罰嚴明之外,其個人魅力和家世淵源也是他能強力統領水師、內外皆是稱讚的原因之二。

當然了,另外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今上隆武陛下慧眼識英雄,對鄭森十分之器重。不然鄭森年紀輕輕的根本做不了歷來都是勳貴子弟擔任的二品水軍提督。

鄭森見面行禮。高鬥樞軍機出身,遼南經略,鄭森又一向是一個遵規守紀的人,在督撫文臣面前,他從來都是嚴謹。

不寒暄,待他坐下之後,高鬥樞說明朝鮮情勢,丟擲今日的主題。

也就是四個字,救援,登陸。

朝鮮可不可救?水師如何看,又如何執行?

聽高鬥樞要救援朝鮮,鄭森為之一振,遼南大戰,水師參與並不多,這一年多來,水師唯一做的事情,就是不停的將屯在登萊的物資,源源不斷的運來旅順,充當運輸隊,因為建虜沒有水師,所以毫無威脅,鄭森急切想要水陸合一、參戰殺敵的機會,一直都沒有到來。

除了練兵之外,鄭森平常最喜歡的就是研究周邊的海情,從金州旅順復州灣,一直到皮島朝鮮,他都熟記於胸,而他也時時都做好了,大明襲擊騷擾,從後背向建虜發起進攻的準備,這是當日隆武帝對他的叮囑,他一時一刻也不敢忘。

現在聽到高鬥樞要救援朝鮮,他立刻明白,隆武帝當初的設想和戰略,現在怕是就要實施了。

於是,鄭森立刻起身,就其所知,慷慨而談。

雖然是冬季,但金州旅順出航無礙,出金州,經廣鹿島,大小長山島,石城島,鹿島,皮島,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水師船艦四天之內,就可以抵達朝鮮海岸,只不過現在朝鮮海岸冰封,要想直接登陸朝鮮,怕是不容易,而且登陸地點的選擇,也必須儘量靠近朝鮮國都漢陽,如此才能最快最有效的對朝鮮提供支援。

而這,正是高鬥樞一直思量和難以決斷的。

如果沒有合適的登陸地點,不能登陸,對朝鮮的救援,就只能等到開春了“經略,末將倒是知道一個地方,”鄭森道。

“哦?哪裡?”

鄭森的手指在地圖上指出。

高鬥樞心中點頭,但臉上不動聲色:“你有幾成把握?”

“七成!”鄭森回答。

“哦,之前你過去那裡?”

“沒有。”鄭森道:“家父手中有一本海冊,末將少年時就時時研讀,蒙陛下恩典,為登萊水軍遊擊之後,末將又研究大明周邊海情,對各處港口的四季溫度和適宜停航情況,更多了一些瞭解。末將以為,雖然是隆冬,但只要小心謹慎,隨著潮汐,將大軍安全送上海岸,還是極有可能的。”

高鬥樞點點頭,然後道:“事關重大,你即刻派船去探查,如果真如你所說,我們再定下一步。”

……

接下來的幾天裡,高鬥樞召集周遇吉鄭森、閻應元、徐文樸、佟定方、許天寵連同參謀司的諸位參謀,密集商討朝鮮局勢和救援朝鮮之策,在建虜大軍已經退去的情況下,眾將都以為朝鮮可救,也必須救,但兵馬的多少,眾將意見不一,另外的一個難題就是冬季海象不佳,大軍出海,眾人擔心會有異常天氣,此外,朝鮮近海海岸更是冰封,要想直接登陸朝鮮,怕是不容易。

水軍的事,眾將自然而然的都看向了鄭森。

“諸位放心,雖然冬季海象不佳,但水師有信心將大家安全無虞的送到朝鮮!”鄭森信心十足。

眾將轉向高鬥樞,齊聲:“經略,下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