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德璟看完,臉色卻是大變:因為建虜大軍忽然殺到,金州難守,為了避免損失,高鬥樞依照備用計劃,放棄金州了……

……

金州。

“報~~經略,平洋河一代,出現大量的建虜,現在他們正踏冰過河,往金州殺來!”

“報~~建虜旗幟越來越多,兵馬連綿不斷,現在其前鋒距離金州,已經不過三十里了!”

“報~~經略,我軍在北嶺十里之外的墩臺,遭到襲擊!”

……

僅僅一天多的時間,軍情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原本平靜無波的遼南局勢,忽然就電閃雷鳴,狂風暴雨了。

大明領兵部侍郎、遼南經略高鬥樞站在沙盤地圖前,面沉如水。

到現在,情況已經很清楚了,濟爾哈朗的大軍並沒有離開復州,而是一直藏身在復州城中,至於濟爾哈朗重病的訊息,不用問,肯定是假的,一切都是矇騙和誘使大明主力離開遼南,去往救援朝鮮的企圖。

所以當得到確切的訊息,知道大明主力離開,停在金州灣裡的大明船艦卻全數不見之後,濟爾哈朗立刻傾巢出動,往金州攻來。

和上一次不同,這一次金州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不但兵馬更少,而且沒有了水師艦隊的臂助,他們要衛護和防守的地點,變的更多。

沒有了船艦,建虜就可以繞開北嶺,選擇從東門攻擊,或者是北嶺和東門一起攻了……

“來吧,金州城不是建虜可以輕易拿下的。”

經略府的參謀都有信心。

副將閻應元話語不多,只一句:誓與金州共存亡!

但高鬥樞卻想的更遠。

……

“砰!”

和建虜大軍一起去而復返的,還有幾十門的紅夷大炮,這一次,建虜真是拼了,不惜累死了上百匹的騾馬,在最快的時間裡,將紅夷大炮運到了金州城下,隨即就開始猛轟北嶺,同時用攜帶的大量木板鋪設道路,試圖繞道東門原野,對金州展開合攻。

和上一次北嶺之戰相比,這一次更激烈,也更加殘酷。

在濟爾哈朗的嚴令下,六萬大軍馬不停蹄,到了金州之後,漢軍旗一萬餘人,立刻對北嶺展開了三面圍攻。

金礪,劉之源等人親自帶隊衝鋒。

此時駐守北嶺的是剛剛被提拔為千總的趙良棟,趙良棟在奪取旅順之戰中,立有大功,因而被升職,在閻應元入城鎮守之後,他率領一千人守衛北嶺,加上城中緊急派出的援兵,總兵力將近一千五百人。

趙良棟素來冷靜,為閻應元所器重,面對三面圍攻,洶洶而來的建虜重兵,他並不慌亂,從容指揮,拼力抵擋。

小小的北嶺,面對一天一夜的圍攻,硝煙瀰漫,遍地屍體,鮮血浸溼了每一寸的土壤,但山嶺最高處的明軍大旗,依然在高高飄揚。

趙良棟的部下已經是損失大半,建虜更是佔據半山腰,在山腰處設立了好幾個據點,隨著他們不顧死亡,用血肉開路,攻佔北嶺,不過是遲早的事情了。

“告訴經略大人和閻副鎮,趙良棟在,北嶺就在,我趙良棟誓與北嶺共存亡!”

臨近黃昏,趙良棟命令打出旗語,向城中的高鬥樞和閻應元表明心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