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遼東訊息(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朱慈烺的謀劃裡,等到收復河套,三邊安定,孫傳庭就是當仁不讓,也是唯一能挑起遼東重擔的督師人選。
下午。
朱慈烺帶著孫傳庭,連同軍機眾臣,前往城外大校場,觀看京營操練。
雖然在這之前,孫傳庭已經知道京營的威名,對京營不俗的戰力,也有一點的瞭解,但是當他真正站在校場之上,直面京營將士的操練,看著壯麗的軍容,聽著那震天的喊殺之聲時,孫傳庭被還是被震撼了。
有兵如此,何愁遼東不復?
“榮譽、勇氣、責任,嚴明的軍紀、充足的糧餉、刻苦的操練、善用火炮和火器、完善的參謀制度,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陛下卻說道:“這是京營成功之法,也是朕在京營練兵之法。除了學自當年的戚少保,以練兵實錄為根基之外,也有一部分是學自你呀。”
孫傳庭疑惑,不明白陛下所言的意思?
隆武帝卻也不解釋,只是淡淡笑。
從大校場回來,朱慈烺又帶著孫傳庭先後去了南海子和鎮虜廠,將育出的優良戰馬和新式武器介紹給孫傳庭。
“一個孫白谷,何以如此被陛下看重?一天之內,陛下竟然什麼也沒有做,只是帶著那孫白谷巡視各處了。”
“是啊,不過就是擊退了沃爾都司蒙古的進攻,微末之功嘛,陛下對孫白谷是不是太高看了啊。”
“聽說,陛下還將紅夷人進貢的一塊金懷錶,賜給了孫白谷呢。”
“看來,孫白谷入閣不遠了啊。”
對孫傳庭,朝臣們羨慕嫉妒,各種心思都有。
晚間。
內閣設宴,代表陛下為孫傳庭送行。
今日到京,明日一早就得離開,可謂是匆匆之急,連孫傳庭在京師的很多古人,都還沒有來得及見上他呢。
但孫傳庭卻是意氣風發,絲毫不見疲憊,不止是因為臣子覲見陛下的興奮,更因為陛下對他的信任。
“請!”孫傳庭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第二日,孫傳庭離開京師,返回陝西,來時,孫傳庭不過一輛車,五十個騎士,但離京的時候,卻是馬車浩浩蕩蕩,裝載了新式的遂發鳥銃和野戰火炮,往陝西而去。
也就是孫傳庭離京的這一天,關於遼東的一些訊息,陸續傳回。
去年冬季的烏克尓河之戰,雖然真正受到損失的是哈刺慎喀喇沁等蒙古旗和豪格的正藍旗,多爾袞多鐸兩兄弟統領的兩白旗損失並不多,但身為最高統帥,又是大清的“輔政王”,在付出巨大的糧草消耗,興師動眾之下,卻沒有能平定張家口塞外三部,一場大戰下來,不但沒有能重振大清在草原蒙古人心目中的威望,反而更加露出了敗相,令蒙古人離心,多爾袞之罪,大矣!
還有,愛新覺羅、褚英之子尼堪,被明人擊殺在亂軍之中,是為“大清建政開國”以來的第一次,如果說,阿達禮滿大海之死,還能歸咎於明人狡詐,他兩人中了埋伏,進了陷阱,尼堪卻是實實在在的被明人擊殺,尼堪又一向以勇猛見長,他的死,對建虜的軍心士氣也是一個打擊。
因此,自從多爾袞退兵的訊息傳來,被他壓制的那些人,從豪格的親信到對兩白旗不滿的一些大臣,就開始蠢蠢欲動,暗中商議,準備“倒袞”多爾袞既然敗了,就不適合再擔任輔政王了,如果多爾袞倒了,大清輔政王獨留鄭親王濟爾哈郎一位,那就等於他們出頭的日子到了。
於是準備妥當,等多爾袞回到瀋陽後,立刻就紛紛上疏彈劾多爾袞。
從兵敗、擅權、跋扈、治國無能,各種各樣的罪名,一股腦全部都灌到了多爾袞的腦袋上。
多爾袞自己卻絲毫也不辯解,只是請罪。
多爾袞雖然不辯解,但他的黨羽卻不能任憑主子被欺凌,於是紛紛上疏為他鳴冤。
除了明面上的奏疏戰,私下裡雙方也是小動作不斷。
不過最終,在大玉兒孝莊和禮親王代善的支援下,多爾袞還是有驚無險的度過了危機,而睿親王的爵位被降為睿郡王,但卻依然保留輔政王的職位,而因為兵敗,豪格的肅親王也被降為了肅郡王,只有豫親王多鐸因為擊敗吳三桂之功,而被清廷重賞。
一番折騰下來,倒袞不但沒有成功,豪格一黨還落了一身的不是。
當然了,前前後後一共歷經三個月,雙方在崇政殿唇槍舌劍,整個事情方才完全平息下來,這也是大明此時才得到確定訊息的原因。
對於多爾袞安然無恙,繼續掌握建虜的最高權力,朱慈烺一點都不意外除非是多爾袞死了,或者是自願放棄權力,只要他活著,建虜就沒有人能鬥過他。
多爾袞繼續掌權,意味著建虜這個政體,依然處於穩定和蓄力之中,而以多爾袞的聰明,面對建虜此時的危局,一定不會坐以待斃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