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吳三桂被圍(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裡是長城沿線有有名的幾個隘口之一,崇禎二年,己巳之變時,黃太吉的建虜大軍繞過袁崇煥的寧錦防線,就是從這裡突破的,而後,明廷對這裡進行了修繕,比之以前更加堅固,三年前,老將軍董朝甫就是從這裡出擊,最後戰死在草原之上的,一般來說,這裡的關隘大門是絕不開啟的,但今日凌晨,關隘大門卻是提起,一支騎兵大軍悄然的離開了喜峰口,往茫茫草原而去。
走在最前的乃是寧遠參將郭雲龍的前鋒五百騎,中軍為寧遠總兵吳三桂親領的關寧鐵騎的主力和山海關副將胡國柱的兵馬,斷後則是吳三桂的左膀右臂吳國貴。全軍一共兩千八百人,一人雙馬,是為五千六百騎,都是關寧地區最精銳之兵和最精銳之騎,而他們此次的任務也極為艱鉅,那就是截斷建虜的糧道,燒燬建虜運往喀喇沁蒙古草原的所有糧草。
因為是秘密行軍,長城外面又是蒙古人的天下,所以各部都將軍旗和認旗收了起來,小心前進。
中軍處,吳三桂表情還算是比較輕鬆。
崇禎十五年之時,他就曾經奉令截殺過一次建虜的糧草,當時在龍王廟一代,他率軍蟄伏三天,輕鬆的完成了任務,將建虜運給多鐸大軍的糧草付之一炬,令多鐸不得不撤退,有上一次的經驗,這一次吳三桂的把握自然比上一次更多一點,加上去年到今年以來,大明內外皆有勝利,建虜人囂張的氣氛已經大不如前,明軍對建虜的畏懼,卻大大緩解,關寧各軍士氣較為旺盛,作為統帥的吳三桂,看在眼中,欣慰在心中,比之第一次出塞時候的惴惴不安,他心情已經沒有那般的緊張。
出喜峰口十餘里,一百多名的夜不收和幾十個小隊都被散了出去,分別去搜尋周邊的軍情,並清除周邊的蒙古牧民,因為喀喇沁蒙古以及長城沿線的蒙古各旗的主力都已經跟隨多爾袞大軍東去,這一片區域出現了少有的軍事空白,吳三桂不用擔心大股的蒙古騎兵,唯一要訊息就是被蒙古牧民發現,繼而通報給蒙古人,因此,在行軍之中清除沿途的蒙古牧民,不使訊息走漏,只為夜不收和小部隊的最重要任務。
而吳三桂親領的大軍則繼續向前,往插汗河套而去。
照軍情司蒙古分司事先的探查以及軍機處的分析,建虜運送糧草和補給的隊伍,必走插汗河套,加上插汗河套之處多有樹木和蘆葦,是一個伏擊的好戰場,因此,吳三桂就將伏擊之處選在了插汗河套。
中午,吳三桂在寬城一代的一處隱蔽之處安營,全軍休息,黃昏時,全軍拔營而去,以急行軍的速度,向插汗河套疾馳,照軍機處的計劃和吳三桂本身的謀定,今夜他們要疾馳一百里,於天亮之前趕到插汗河套,尋找伏擊之處隱藏起來,然後就是靜靜蟄伏,等待建虜的運糧大軍經過。
“噠噠噠噠~~”
暗夜裡,馬蹄急急,兩千六百人名關寧鐵騎,只在前方點了少量火把,後方大隊跟隨,往插汗河套席捲而去。
……
這中間,周邊夜不收和前方的探騎不住的回報周邊確有小股蒙古騎兵出現,但都被關寧擊潰,從抓獲的舌頭裡知道,蒙古和建虜人對於關寧鐵騎的從天而降,毫無所知,而一個月之前,多爾袞的主力大軍都是從插汗河套一代經過的,道路都已經踏實,為了防止意外,建虜蒙古聯軍留下了一支千人的騎兵,專門負責保護周邊一百里之內的糧道安全,多爾袞的主力雖然已經過去,但後續的糧草依然在持續運輸中,關寧鐵騎要想順利截糧,首先面對的難題並不是如何靠近,並在插汗河套藏匿,而是如何避過這一支千人騎兵的耳目和巡查?
商議了一下,反覆斟酌,吳三桂決意殲滅這一千蒙古兵。
雖然殲滅蒙古人有可能洩露行蹤,但如果不殲滅,任由這一千人在周圍遊蕩偵查,則有可能令關寧鐵騎陷入困境,行動失敗是小,己身安全最重要,思量很久,吳三桂還是決定殲滅。
凌晨,探明這一千蒙古兵的營地之後,經過縝密部署,關寧鐵騎兵分三路,馬蹄裹布,銜枚而進,對蒙古人發動了奇襲,睡夢中的蒙古人根本來不及反應,毫無還手之力,關寧鐵騎確瓜砍菜一般將他們全部殲滅,無一人逃走。
審訊俘虜,獲得更多情報,同時威逼利誘,策反了領軍的蒙古小佐領,計劃更加完善,吳三桂心情大定,於是率兵進入插漢河套,秘密埋伏了起來。
也是巧了,關寧鐵騎剛剛就位,就得到情報,建虜的糧隊正從東面而來,預計明日上午就會抵達插漢河套。
關寧鐵騎上下都是喜,如此他們就不必擔心夜長夢多,被建虜發現了,但是燒燬建虜糧草,切斷建虜糧道,他們上下就是大功一件。
吳三桂微有疑慮,只覺得建虜糧隊來的太過合適,不過在眾將踴躍的情況下,他微小的憂慮被壓住了。
夜晚,關寧鐵騎隱藏在插漢河套的密林之中,一部分的偵騎則偽裝成蒙古騎兵,在周圍遊蕩——和建虜蒙古人常年作戰,軍中也有一定的蒙古人,關寧鐵騎上下通曉蒙古語的人有很多,偽裝成蒙古騎兵並不是大問題。
清晨,吳三桂忽然得到訊息,建虜糧隊臨時改道,沒有走進他們預先埋伏好的伏擊戰場,而是走了十里之外的另一條路。
“運糧大軍即刻就到,你們速去護衛!”
傳令的蒙古兵尚不知道此地的蒙古兵已經被關寧鐵騎殲滅,眼前的蒙古兵,除了少數幾個頭領之外,其他全為關寧鐵騎假扮。
傳令蒙古兵走後,吳三桂詳細詢問。
據蒙古俘虜說,運糧隊所走,乃是過去的運糧道,夏季比較難走,但冬季冰封之後,反倒比新路好走,而且路程更近。前線催的緊,運糧隊走舊路倒也在情理之中。
吳三桂召集眾將商議一下,決定兵出十里,前去截擊。
於是關寧鐵騎從伏兵處而出,馬蹄急急,往十里之外而去。
吳三桂的計劃,是在建虜運糧隊抵達之前,預先埋伏,不想他們剛剛進入舊路不舊,周邊的探哨就發現了異常,“總鎮,大事不好,周邊有建虜兵……”
吳三桂臉色大變,他知道,自己心中那微微地不安,竟然是幻變成了現實,急忙大喊:“撤,快撤!”
但晚了,耳朵裡忽然聽見周邊號角嗚嗚,聽見無數人在呼荷,馬蹄滾滾,大地似乎要翻卷過來。
“哈哈哈哈,吳三桂,你這個卑鄙無恥的小人,早知道你會偷襲我糧道,本王已經等你很久了,天上地下,你已經無路可逃了,還不快快下馬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