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二十餘萬大軍,加上家眷和老弱,將近四十萬人,燒了武昌,水陸並進,浩浩蕩蕩的南下嶽州。

而此時,跟在張獻忠身邊的有軍師汪兆麟,義子孫可望艾能奇,以及中軍都督王尚禮和後軍都督藺養成。其他人都正統領兵馬,在咸寧周圍,紮下了綿延十幾裡的大營。

聽到張獻忠問,軍師汪兆麟說道:“狗官們跑的這麼快,府庫也一乾二淨,由此可知,並不是倉促逃跑,而是有計劃的撤退,以下官看來,狗官們自己是沒有這種膽子的,很有可能是朱家太子的命令。”

“哦?”聽到朱家太子四個字,張獻忠眼中立刻放出了兇光。

前年開封之戰,李自成五十萬兵馬,氣勢洶洶,一副非要奪下開封不可的架勢,當時遠在湖廣的張獻忠雖然已經和李自成交惡,對李自成的實力,卻是一點都不敢小瞧,他知道,李自成已經成氣候了,這一次說不定真能奪下開封,佔據中原,成為王侯呢。但沒想到,狗朝廷沒有使用丁啟睿楊文嶽等那些軟弱文臣督軍,而是令太子親自出徵,一番鏖戰,竟然將李自成殺的全軍覆沒。連李自成本人,也差點被官軍俘獲。

訊息傳來,張獻忠十分失望,心想:李自成這個爛求子的貨,銀樣蠟槍頭,中看不中用,還不如額老張呢,額老張要是有五十萬兵丁,一定拿下開封!

而後更多的訊息傳來,當知道開封大戰的詳細經過之後,張獻忠漸漸改變了看法,他意識到,並不是李自成不中用,實在是官軍在開封打的太好,連一向不太聽從號令,任意獨行的左良玉,都好像是被架上車轅的牲口一樣,一心往前狂奔,官軍又策略得宜,策反了小袁營,李自成最後的大敗,完全是在情理之中。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朱家太子。

嘿嘿,朱家小太子,倒還真有點能耐,額老張真不能小看他。

等到去年,消失了一年,他以為以為已經死在開封的義女李湘雲奇蹟的返回,向他稟報了朱家太子擊退建虜的經過,聽完之後,他對朱家太子和朱家太子手下的京營兵,就更是不敢小瞧了。

前次武昌大戰時,他只用少部分兵馬牽制漢陽的左良玉,卻令王尚禮率領重兵,死守支江,不許京營和秦兵過江,擔心的就是京營兵的戰力,而後他戰略成功,左良玉按兵不動,京營和秦兵被堵在江邊,而他自己統帥全部的主力,撲向馬士英,一場激戰,將馬士英殺的潰不成軍,黃得功和劉良佐保著馬士英逃走。武昌隨即被攻破。

這一次,他急急從武昌離開,殺向嶽州,表面上是修整完畢,戰略轉移,但其實是擔心朱家太子統帥的大軍趕到之後,他會被甕中捉鱉,現在大軍離開武昌,咸寧通山卻是兩座完全的空城,令他有不祥的預感,而汪兆麟所說的朱家太子,正是他擔憂的最大所在。

“你是說,朱家小兒要和額玩堅壁清野?”張獻忠瞪眼。

前年,朱家太子只所以能成功逼迫建虜撤兵,其中很大的一個關鍵就是堅壁清野,使建虜難以得到糧草的補給。而堅壁清野最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放棄而所有守住的城池,堅守於要點之上。

現在咸寧通山是空城,蒲圻估計也好不了,官軍堅守嶽州是肯定的,這隱隱不就是堅壁清野嗎?不同於建虜的十萬大軍,他張獻忠可有四十萬張吃飯的嘴要顧及,一旦沒有糧草,不用官軍攻擊,大軍立刻就會煙消雲散……

“極有可能。”汪兆麟說道:“官軍將咸寧通山蒲圻的兵馬撤回嶽州,一來加強嶽州防禦,二來使我義軍得不到糧草輜重,一旦在嶽州久攻不下,我義軍就會陷入困境。”

“那你說怎麼辦?”張獻忠問。

“為今之計,首先要探明嶽州究竟有多少官軍,城防是否堅固?如果官軍人少,那自不待言,我義軍奪下嶽州即可,如果官軍人多,城防堅固,那我義軍就只能藉助水軍。從嶽州繞行而過了。總之一句話,決不能在嶽州城下久留!”汪兆麟道。

張獻忠道:“再派探子,一定要探查清楚嶽州的軍情!”

王尚禮抱拳,急急去辦。

汪兆麟繼續道:“此外,我義軍必須加快行軍的速度,我義軍越早在嶽州城下,官軍的防備都越不充分。”

聽到此,一直沒有機會說話的孫可望終於忍不住道:“四十萬人,想要快速行軍,談何容易?”

“那就派一支前鋒大軍,輕車快馬,直撲嶽州,就算不能拿下,也可以打亂官軍的防守。”汪兆麟道。

張獻忠點頭:“恩,此重任,非我兒定國不可。傳額的令,令定國挑選精銳三萬,帶十五日的糧草,先去嶽州,額率大軍,隨後就到!”

“是。”

“另外告訴馬元利和錢文選,叫他們兩人利索一點,額給他們的船,一艘也不少,少了一艘,額就治他們的罪!”

馬元利是張獻忠的老部下,錢文軒是原武昌水軍遊擊,武昌城破時,錢文選

來不及逃跑,就投降了張獻忠,張獻忠令他輔佐馬元利,一起統領那些搜刮到的大小船隻。

如果嶽州不能攻下,那就只能透過水路繞行,但四十萬人,想要透過水路運輸,需要的船隻,幾乎是一個天文數字,不要說張獻忠,就是官軍也沒有這樣的能力,但運送一兩萬精銳,繞過嶽州,甚至從嶽州後方發起攻擊,卻是有可能的,這種情況下,船隻就顯得越發重要,因此張獻忠要給馬元利和錢文選再發一道嚴令。

張獻忠想一想又道:“還有,娘求的官軍有可能會追擊額們,給文秀傳令,令他帶一萬人,在咸寧通山一帶給額埋伏了,如果官軍來到,就殺官軍一個措手不及!”

“是。”

……

九江。

九江城區背靠廬山,面朝長江,背靠廬山,東臨鄱陽湖,只要控制住九江,就可以封鎖長江水道和鄱陽湖的出口,自古就是江南征戰的兵家必爭之地,流賊興起,特別是武昌被張獻忠攻破之後,九江就顯得越發重要,一旦流賊攻破九江,流賊水師就可以順江而下,直取南京,因此,武昌兵敗之後,朝廷嚴令馬士英守衛九江,於是馬士英收攏人馬,一部守黃梅,另一部就駐紮九江。

太子戰船到九江時,馬士英率九江的文武官員,連同駐守九江的劉良佐,在江邊恭迎鳳陽總兵黃得功現在駐守黃梅一代,不在九江,因此朱慈烺還見他不到。

朱慈烺沒有時間下船,只令馬士英和劉良佐兩人上船相見。

和他們兩人一起上船的,還有一人,那就是被五花大綁的原武昌總兵方國安……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