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朱家小兒(第1/2頁)
章節報錯
……
武昌。
火光沖天而起。
哭聲喊聲,響成一片。
眾人簇擁之中,張獻忠走楚王府,騎上戰馬,回頭望一眼,哈哈大笑:“燒,燒,都給老子燒了”
……
信陽。
煙塵滾滾,旗幟翻天,車馬連綿不絕,一支軍容壯麗、盔明甲亮的大軍,正沿著官道,不急不緩的行軍,中軍大纛處,飄揚的軍旗清楚可見,正是京營各色龍虎大旗。
眼看再過五十里,就是湖廣地界,進入德安府了,一匹快馬忽然從前方急急而來,來到中軍大纛處,馬上騎兵將手中的急件交給護衛的將官,將官見急件上粘著三根雞毛,心知是緊急軍務,不敢怠慢,急忙遞到了中軍大纛之下。
奉太子令,臨時指揮大軍行軍的撫寧侯朱國弼和前五省總督陳奇瑜、監軍御史楊爾銘一同開啟了急件。
看完之後,三人對視一眼,取得了一致意見,朱國弼下令:“傳令,加快行軍速度,今日夜裡,務必在湖廣地界安營紮寨!”
“是”
踏起的煙塵更高,大軍前進的速度,陡然加快……
……
安慶。
從南京順長江,過蕪湖,到安慶,一共五百里,雖然是逆流而上,但戰船前行的速度,依然極快,四天後,南京水師到達了安慶,太子朱慈烺短暫停留,安慶巡撫方孔炤登船,向他彙報安慶軍情,以及流賊最新的動向,但彙報還沒有結束,一個訊息忽然傳來。
張獻忠放棄武昌,率領大軍,水陸並進,往咸寧、蒲圻殺去,其戰略目標很清楚,那就是湖南的門戶,長沙的北大門,嶽州!
……
安慶。
江面戰船之上。
“三十萬流賊,雖不中,亦不遠矣……”朱慈烺放下軍報,臉色凝重。
這一次軍報沒有浮誇,說張獻忠水陸兩路大軍有三十萬人,裹挾的老弱婦孺,最少也有十萬人,也就是說,張獻忠一共夾帶了四十萬人南下。
以左良玉的尿性,得到張獻忠撤退,武昌成為空城的訊息之後,他一定會立刻過江,攫取收復武昌的大功勞。所以,此時此刻,武昌應該已經在官軍的控制之下了,不過張獻忠臨走前焚燒全城,百姓不是被裹挾離開,就是被殺,武昌八成已經變成了廢墟,收復武昌的象徵性,遠大過實際意義。
現在的關鍵是,不能使張獻忠改變計劃,如果張獻忠在途中渡過長江,重新殺回承天府襄陽,那戰事就會變的複雜,因此,殲滅流賊水軍,使其無法過江,就成了眼下的急務。
而另一個關鍵則是嶽州的防務。
嶽州西邊是長江,東面是湖南和江西分割的天然群山,紮緊了嶽州這個口袋,使張獻忠三十萬大軍頓於嶽州城下,用南京水師滅掉流賊的水軍,封鎖長江,官軍精銳直襲其後,就可以大敗張獻忠。
但如果嶽州守不住,被張獻忠攻克,一切都是白說。
“告訴劉孔昭,加速前進,五日之內,必須趕到武昌!”
……
咸寧。
眾人簇擁之下,張獻忠臉色陰沉的進入咸寧縣衙,原以為能在咸寧搶一筆,但想不到咸寧早已經是人去城空,不止咸寧,周遭的通山、蒲圻的官軍和百姓,好像都已經撤走了。
咸寧距離武昌,一百七十里,事先探子就有回報,說官軍已經從這三地撤走。
原本以為,就算官軍都撤走,百姓總會有一些,但想不到居然逃的如此乾淨,連周邊的市鎮,也一個人不見了,據探子說,城中一半的百姓跟著官軍跑了,另一半跑到通山附近的大山裡了。
所以,要人沒人,要糧沒糧。
但這並不是張獻忠臉色陰沉的原因,咸寧通山望風而逃,早在他的預料中,令他心情煩躁的是,據探子回報,朝廷在嶽州好像集結了不少兵馬,嶽州也許不是那麼容易拿下的。一旦在嶽州受阻,官軍從後面追上來,事情可能就會不妙。另外,官軍在嶽州也聚集了不少船隻,江面之上,怕是要有一場大水戰,而對水戰,張獻忠心裡還是沒有把握的。
在縣衙正堂的大椅子裡坐下,張獻忠看身邊的義子和兄弟,說道:“娘求的,官軍跑的這麼快,這麼急,連一個看門的都沒有留下,額老張還是第一次見呢,你們都怎麼看?”
藺養成四人同意整編後,張獻忠大刀闊斧,一天之內,就將四人連同賀一龍的人馬整編完畢,並仿效朝廷,成立五軍都督府,中軍都督是王尚禮,前軍都督賀錦,後軍都督藺養成,左軍都督馬回回,都督右軍劉希堯。藺養成四人雖然被封了都督,但有名無實,原本屬於他們的親信被張獻忠分散到其他各營,藺養成他們現在所帶領的,都是原本屬於張獻忠的兵馬,等於四人已經被架空,無論做什麼事,都不可能再向過去那樣,隨心所欲了。
五軍都督之外,張獻忠又設大營十,小營十二,中置老營,獻忠自己居之。又命孫可望為平東將軍,監十九營李定國為安西將軍,監十六營劉文秀為撫南將軍,監十五營艾能奇為定北將軍,監二十營。
此外,又命馬元利為水軍都督,掌管從武昌繳獲搜刮來的千餘條大小船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