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太子之能比你如何?”李守錡咳嗽著問。

一提到太子,李國禎心中就有一股說不出的火氣。若不是太子壓制,不給他機會,他何至於變成一個空頭提督?

“不過就是有太子之名而已!”在自己家中,李國禎也不避諱,直接說出心中的想法。

“你是說,太子能整飭京營,乃是因為他是太子?”李守錡又是一聲嘆。

李國禎不吱聲,但等於是預設了。

李守錡心中的怒氣終於是忍不住了,兒子太看不清大勢了,驀地坐起來,將手裡的茶盞重重往桌上一擱:“天下大事無非就是法、術、勢!太子身為太子,這是他的勢,但整飭京營,令咱們這些勳貴規規矩矩,京營上下被他團打的服服帖帖,短時間就有強兵之像,這是術!而京營軍規是法。三管齊下,方有今日閱兵之氣象,勢就不說了,你覺得換成是你,後面兩項你能做到嗎?

“未必不能!”李國禎傲然。

“你……”李守錡氣得說不話。

李國禎卻已經施施然地走了,只留下門簾掀動時湧進來一股清冷夜風。

李守錡頹廢的倒在椅子裡,哀嘆:我襄城伯府遲早要毀在這個孽子的手中……

很快,京營閱兵和京畿春雨的訊息迅速傳到了遼東瀋陽。

五月初四清晨。

虜酋皇太極在瀋陽城中舉行了盛大的受降儀式,瀋陽八門擊鼓,宮門外響起鼓聲和號角之聲。隨即是上朝的樂聲。滿漢群臣、在瀋陽的蒙古王公、作為人質的朝鮮世子,隨著禮樂聲列隊來到了大政殿前,向端坐於大政殿內的皇太極行禮。

雖然是虜酋,但這一套皇帝禮儀完全是搬自大明,幾乎是完全一致。

洪承疇、祖大壽、祖大樂、董協等松錦降將跪在大清門,等候皇太極的召見。

整個瀋陽城都轟動了。

“聽說了嗎,明朝薊遼總督洪承疇降了咱大清了!大家快去看啊。”瀋陽城門口吃早點的一大群留著辮子的人,也不知道是漢民還是滿民,得了訊息後一個比一個興奮,擱下碗筷,呼呼地就往瀋陽皇宮的方向跑。

皇宮門外的廣場上,八旗兵早已經把守嚴密,不要說小百姓了就是有爵位的八旗統領都不能輕易靠近,人們只能伸長了脖子,遠遠望著跪在宮門前的那幾個人,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從開書到現在,只有兩個安慰推薦,成績更是撲到姥姥家了,想著九十萬字之後編輯老爺能開開眼,給俺一個推薦,就是撲了也認了,但沒想到,都快一百萬字了,但還是沒有推薦,嗚嗚,掩面痛哭,聲淚俱下,這心裡面的苦,該向

誰去訴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