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風陵渡(第1/3頁)
章節報錯
山西風陵渡。
風陵渡在山西芮城縣西南端,距縣城30公里,與河南、陝西省為鄰,只隔著一條黃河,一個風陵渡口,一艘擺渡船,就可從山西到河南,亦可到陝西,因為是三省交界,甚至是華北、西北、華中三大交界,因此自古以來,風陵渡就是黃河沿岸最繁忙的一個渡口。
風陵渡有三絕,分別是:“中條雪案”“風陵曉渡”“黃河春漲”
即使是冬季,風陵渡都有不錯的景觀,不過自從陝西匪患以來,朝廷就開始嚴厲控制風陵渡,在蒲州築御城,設一千總,管轄包括風陵渡在內的一切關津渡口。所有從渡口經過的行人商賈都會嚴格檢查,嚴防有流賊奸細過境。
尤其是五月初,開封被李自成的流賊大軍包圍之後,風陵渡的檢查都更是嚴格了,向陝西河南擺渡的船隻每日限定一船往返,一次只能載十人。
風陵渡口有一家“王記”茶碗,老闆王老實在這裡賣茶已經十幾年了,是有名的老字號,但這幾年的生意越來越差,渡河的人越來越少,周邊的乞丐倒是越來越多了,眼看就要支撐不下去,若不是兵荒馬亂,他又沒有其他門路,他早就改行了。
“狗日的流賊……”王老實忍不住咒罵。
相比之下,他對那一位戴著斗笠,每天都到他棚子裡喝茶的客人就感激不盡了。
不但喝茶,那客人還會買他的一點蠶豆花生米,一個人的消費勝過十個人。
已經一連五天了,客人每天早上準時到來,黃昏準時離開,
王老實估摸著,客人應該是在等人。
這一天剛支起棚子,戴斗笠的客人就準時出現了,身材高大,穿著粗布衣衫,草鞋赤腳,揹著一大包袱,斗笠沿之下,隱隱看到他滿是風霜的臉,還有三綹剛硬的絡腮鬍須。
“客官你要點啥?”王老實急忙上前伺候。
客人在最東邊的一張桌子坐下,沒說話,只掏出三文銅錢放在桌上。
手指粗大有力,一看就知道不是尋常人。
“好咧!”
王老實吆喝一聲,興奮的去準備。
還是照舊,一壺茶,一盤花生米。
斗笠客人將包袱小心的放在凳子上,一雙犀利的眼睛徐徐掃過整個渡口。
這個位置視線最好,南來的,北往的,只要是抬頭看,就沒有人能逃過。
兵荒馬亂,時間又早,渡口沒什麼人,只有幾個官兵有氣無力的站在不遠處哨卡旁。
時間漸漸過去,太陽高升,不知不覺,盤子的花生米就已經吃得乾淨,茶水也已經換了三壺。
等到換第四壺茶水時,王老實能明顯感覺到客人的不安和焦躁。作為一個平常人,他實在好奇,這斗笠客人每天到棚子裡來喝茶,究竟是在等誰呢?但作為一個生意人,他卻清楚的知道,有些事是絕對不能問、也不該問的。惹禍上身不說,鬧不好就會耽擱了生意,所以王老實只能將心中的好奇強壓了下去,不問不說,只滿臉堆笑的為客人換茶。
一個棚子,一個老闆,一個客人,一直到黃昏。
今天也是怪了,竟然只有這一個客人。
黃昏時,王老實嘆口氣,生意是越來越差了,幸虧有這一個豪爽的客人,不然他連明天的飯錢都沒有了。
最後一次擺渡的船隻蕩回來了,王老實跑過去伸長脖子一瞅,失望的嘆口氣。
空空如也,一個人也沒有。
“客官,小店要打烊了……”
雖然很感激,但時間不等人,回到棚子裡,王老實一臉歉意的向唯一的“上帝”的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