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劉店鎮之戰(1)(第1/2頁)
章節報錯
太子命令一下,整個京營立刻就是一片埋鍋造飯,整理行裝的聲音,很快炊煙燃起,軍士們用完晚飯,呼呼大睡,整個軍營迅速淹沒於一陣無邊無際的鼾聲之中。當然了,並非每個人都能睡著,很多膽小計程車兵,想到明天就要上戰場,忍不住心中發怵,而一些膽大的急於立功計程車兵則是興奮的睡不著,想著明日上了戰場,我要怎麼殺人?不過連日行軍畢竟都累壞了,胡思亂想一會,終究是睡去了……
丑時,軍號響起,圍殲“沒耳朵”的部隊舉著火把列隊而出,賀珍的騎兵在前,劉肇基居中,朱慈烺和吳甡帶領武襄左衛加兩個千總隊隊在後,向著海興縣撲去。從滄州到海興,也是有官道的,不過比起京師到滄州的官道差的太遠,不但凹凸不平,而且非常狹窄,只能兩輛馬車並行,全軍行進的速度受到很大影響,不過即便如此,照朱慈烺的推算,大軍的時速也將近五公里,照此速度繼續,明天下午之前趕到劉店鎮是不成問題的。
朱慈烺不擔心行軍速度,只擔心大軍前行的訊息會被“沒耳朵”察覺,一旦沒耳朵提前逃跑,大軍就要白忙乎一場了只希望劉肇基和賀珍行動夠快夠靈敏,而董朝甫能將沒耳朵佈置在劉店鎮外圍的眼線全部清除……
其時剛過十五沒幾天,夜色微涼,天上尤掛著半個殘月,朱慈烺掀開馬車的車簾仰頭望天,忍不住心有感慨。前世裡環境汙染嚴重,難有如此清涼殘月的夜晚,這個時代天空雖好,但世道卻這麼亂。只盼戰亂早日平息,影響我中華的小冰河天氣早點結束,百姓溫飽,從東北到西北,我華夏王朝在明清這段時期最受煎熬的兩個地區能牢牢地握在中華手中……
急促的馬蹄聲打斷他的思緒,卻是前方的探馬回報資訊,前行的賀珍部和劉肇基部已經加快了速度。
朱慈烺點頭:“知道了。”
原本他是要騎馬的,但田守信和吳甡竭力勸諫,又想自己如果騎馬,做為臣子的吳甡肯定不敢坐馬車,老先生年紀大了,風餐露宿怕是受不了了,於是便點頭答應。全軍上下,唯他和吳甡兩人乘坐馬車。
一夜急行軍,天亮時,大軍已經行進了五十里,走了將近一半的路了,而賀珍部的騎兵已經不見了蹤影,劉肇基部也已經超出了三十里外,算路程,差不多已經到海興縣城了。
朱慈烺令大軍休息片刻,然後繼續前行。中午時分,他們越過了海興縣城。此時距離劉店鎮已經不到三十里了,鞏永固快馬來報,說前方市鎮中有百姓試圖逃跑向流賊報信,已被錦衣衛拿下。眼見是到了流賊眼線密集的區域,朱慈烺發下命令,全軍加速前進,要一口氣趕到劉店鎮。
“報!”
一名後背插著三角紅旗的探哨急急來報,說劉店鎮方向燃起了火光……
朱慈烺心中一驚,怎麼的,流賊得到訊息,提前燒鎮逃跑了嗎?
劉店鎮。
剛過中午。
“沒耳朵”劉棹豪高坐於一間還算氣派的宅子之中,一邊用牙籤剔著牙縫,一邊摟著一名俊俏的少婦上下其手,少婦是這家主人的小妾,不過現在卻變成他的女人了。雖然在官府和李自成的眼中,他沒耳朵就是一個小賊,但在滄州地區,尤其是海興鹽山一代,他“沒耳朵”可是一個大名鼎鼎,提起來都能把小兒嚇哭的大盜。
去年這個時候他還不敢這麼猖狂,這邊搶劫了鎮子,那邊立刻就逃跑,一刻都不敢停,但去年後半年之後,他漸漸發現,官兵好像已經不怎麼管他了,等松錦之戰的訊息傳來,他恍然大悟,朝廷的大兵都去打建虜了,已經沒功夫圍剿他了,這下他便大膽起來,搶劫之後也敢在市鎮停留享受了。
不過他心中的那根弦始終沒有放鬆,人在劉店鎮停留,劉店鎮四面八方,相鄰的各個村子他都派出了探哨,只要有一個不對,他立刻就可以撒丫子走人。
畢竟是小賊,所以他的暗探眼線都在五十里之內,最遠到縣城,因此,對於一百三十里的滄州,有一支朝廷大軍經過的訊息,他一點都不知曉。
酒飽飯足,望著懷中的美人兒,沒耳朵壞心又起,想著是不要要加賽一場,畢竟明早就要撤了,忽然腳步聲急促,一名流賊驚慌的跑了進來:“大當家,有官軍啊!”
沒耳朵吃了一驚,牙籤在嘴皮子上捅出了血,一把推開懷中的女人,騰的跳起來:“在哪裡?有多少人?”
“最少二三十個,就在鎮子東面,手中好像還有銃……”那流賊臉色蒼白,說話都哆嗦。
“就二三十個啊。”
沒耳朵一下就輕鬆了,他們鎮子裡面三千多人,還會怕了三十人嗎?至於銃,他更是一點都不在意,官軍的銃他不是沒見過,看著熱鬧,但卻打不死幾個人,而且打一發要很長時間才能裝上,遠沒有弓箭好用。不過還是不能大意,咬著牙籤想了想:“去,令老三帶兩百人去查檢視,看是海興縣裡哪個不懂事的傻缺帶人出來了!”
他根本沒想到是外地官軍,只以為是海興縣城裡的衛所兵。而報信的流賊也沒有看清楚,只是模糊地看了一眼,就驚得跑回來了。
“是!”流賊急急去通知三當家。
三當家“鑽天猴”這會正摟著這家的一個婢女在西廂房裡快活呢,得了老大的命令,心中很是不情願,但又不敢不聽從,點齊了兩百人,出了鎮子,由報信的賊兵帶路,向東面撲去。
……
劉店鎮東面。
雖然經過了三個月的嚴格操練,雖然每天都跑十公里,雖然有馬匹襄助,但十二小時疾行一百三十里的殘酷考驗,卻也不是誰都能承受的,劉肇基帶著楊軒的千總隊一路前行,過了海興縣之後,不但人累了,馬也乏了,前行速度明顯在放緩,於是楊軒向劉肇基提議,願帶兩百人急行軍抵達目標地,以為大軍的先導。劉肇基同意了,但叮囑他不得浪戰,一定要等到全軍到達,方可展開下一步的行動。
楊軒帶著兩百精銳,一路疾行,提前半個時辰抵達了目標地。
停止前進的命令一發出,所有人就都癱倒在了地上,大口大口的喘氣,一時根本沒有人能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