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大明板甲(第1/2頁)
章節報錯
宋玫趕緊躬身:“臣不敢。”
朱慈烺點點頭,宋玫沒有迎合他,而是委婉的提出意見,由此可知,這一位兢兢業業的老幹吏倒也不是一個唯唯諾諾之人,於是道:“漕運不可廢,但海運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尤其漕米改海最是可行,我想著從東南沿海找出一兩個省份做試點,開闢到天津的航線,不論成功失敗,都不會影響到漕運大局,你覺得如何?”
宋玫深眼角急劇跳動,他在朝中多年,但因為是楚黨出身,不被東林所喜,一直都升不上去,原本他已經不抱希望,想著過幾年就致仕退休,不想府中的贊畫、也就是他的師爺蕭漢俊卻看出了皇太子的英明,毛遂自薦,要跟從皇太子做一番事業。對蕭漢俊的眼光,他一向十分信服,而太子在京營和朝堂上的表現,更是讓他堅信,皇太子將來一定會是一個明君!
所以,雖然他對漕米改海之策有所保留,也知道自己一旦在朝堂上提出,就會成為“漕運派”的箭靶,但他依然毫不猶豫。搭上太子這條線,一旦太子登基,他就是從龍之功,現在的一點責難又什麼呢?
“殿下英明,此事確可嘗試,臣願意上本。”宋玫道。
孺子可教,朱慈烺淡淡笑。
……
宋玫走後,朱慈烺閉目養神,想著明日裡該怎麼向崇禎和朝臣們吹風?“漕米改海”之事,又如何能在朝堂上順利推行,而不至於遭受到太大的阻力?
漕運是國家大計,不但關乎幾十萬人的飯碗,更關乎沿線城市的繁榮。
如果沒有了漕運,揚州,淮安,徐州,臨清,這些城市怕是要破落下去,因此這些地方官和地方勢力都不會容許漕運改海,朝廷每年百萬兩的運河疏通和修建費用,也有一幫的既得利益者,他們也不會容許漕運改海,短時間之內,這個利益機構是不能動的……
一個小太監輕步走了進來,在田守信耳邊小聲彙報,田守信點點頭,到朱慈烺身邊小聲道:“殿下,褚憲章來了。”
“宣!”朱慈烺睜開眼。
“奴婢叩見殿下。”
褚憲章快步走進殿中,在朱慈烺面前跪倒,一臉喜色的道:“殿下,照你的圖紙,盔甲廠已經打造出兩件板甲的成品了。”
“走!”
朱慈烺驚喜的跳起來,帶著田守信和褚憲章,直奔兵仗局盔甲廠。
上一次視察盔甲廠之時,朱慈烺將他設計的簡易板甲的草圖交給了盔甲廠掌廠太監趙宏英,在三十名工匠日夜不停的鍛打之下,歷經六天,終於是打造出了兩件成品。
邊緣4MM,中間大約8MM厚,弧度依身體形狀而打造,前後一共兩片,用寬大厚實的棉布連線,搭在肩膀上,左右兩側有孔洞,穿上細繩和身體紮緊了,戴上笠盔,配上護肩鐵甲和護脖鐵甲,士兵的整個上半身就處在嚴密的保護中了。
8MM的鐵板,對弓箭完全免疫,任何弓箭包括建虜最著名的“重箭”都不能射穿。
同樣,近距離的穿刺,不管是長矛和利劍,都無法對鐵板後的身體形成刺穿傷。
穿上這樣的鐵板,士兵的死亡率會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