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沉默以對(第2/2頁)
章節報錯
兵事則相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尤其是那些只知道無事生非的言官,只需要把最後的結果告訴他們就行,至於前置的決策目標,中間的決策過程,不應該是他們知道的。
這一點,朱慈烺有一個學習的目標,那就是清代的“軍機處”。
“軍機處”處理國家的軍機大事,有特定的幾個知兵大臣處理,其他無關機構,尤其是言官,一概沒有知情的權力。如此不但提高了效率,也增加了保密的可能。
朝堂一片寂靜。
眾臣等了半晌,見太子根本沒有發表意見的意思,相互一看,都有點失望。
只有首輔周延儒依然是古井無波。
崇禎看了一眼朱慈烺。他對朱慈烺的遼東軍策已經有一定了解,不過他並不希望兒子在朝堂之上大聲的闡述,因為他擔心兒子會不小心把杏山塔山撤退的事情說出來。
主動放棄城池,而不是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崇禎內心深處有一種一旦事洩,群臣譁然的恐懼感。
見群臣沒有人回答,崇禎立刻站起來向後殿走。
“散朝”
王之心悠揚的嗓音。
早朝結束,回到乾清宮的暖閣,崇禎坐在書案後,眼神有點呆。
“父皇。”朱慈烺鼻子有點酸,他感覺到了崇禎心中的彷徨和不安,誰能想到,堂堂的大明皇帝,居然對輿論、對滿朝文官有這麼大的恐懼,只因為放棄了杏山和塔山兩座小小的城池?
崇禎這才驚醒過來,一臉嚴肅的問:“春哥兒,昨晚在外面睡的好嗎?”
“謝父皇關心,兒臣睡的很好。父皇派武驤左衛護衛兒臣,兒臣深為惶恐。”
崇禎笑:“你是太子,武驤左衛護衛你,正是合適。”端詳朱慈烺半晌,嘆口氣:“去見你母后吧。”
“父皇,昨日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秘密求見兒臣……”朱慈烺說。
“哦,他說什麼了?”崇禎低頭看奏摺。
朱慈烺將過程詳細的說了一遍。
崇禎點點頭:“知道了,你不要多管,交給駱養性處理就可以了。”
“駱養性給兒臣留了五張一共二十萬兩的銀票。”朱慈烺將銀票取出來,雙手呈給崇禎。
“你拿著用。京營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
“謝父皇,兒臣告退。”朱慈烺緩步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