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募兵之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臣遵命!”賀珍躬身。
朱慈烺看向其他眾將:“如果沒有問題,諸位將軍就速速回營,整頓軍馬,等候賀將軍和三位御史吧。”
“是!”諸將都是聽令。到現在就是再愚笨的人也知道皇太子在藉機裁撤京營中的世襲軍官了,他們幾人中也有好幾個世襲的,因此頗為不安。
“董琦留下。”朱慈烺喊住參將董琦。
諸將和三位御史向朱慈烺行禮完畢,匆匆去忙了。臨走前,賀珍和張純厚相互一看,都對著朱慈烺深深一禮:“謝殿下!”
淘汰老弱,精選士卒,底層的軍士好說,但中層這些世襲的將官卻很難處理,如果不是朱慈烺出手,賀珍和張純厚兩人肯定會頭疼。朱慈烺笑著勉勵了他們兩句,兩人這才躊躇滿志的走了。
董琦,京營參將,甲申之變中和錦衣衛南堂指揮使李若鏈一起戰死在城頭,從一開始朱慈烺就知道他是一忠臣,因此對他頗為倚仗。
朱慈烺看向董琦:“募兵之事已經不能再等了,董師傅,你帶上幾個親信,立刻出發去山東,我會派一個小太監配合你,官憑敕牒,東宮令旨和皇上聖旨的抄本,我也都給你準備好了。銀子呢,你先拿上一萬兩,記著,照我和你談好的那幾個條件,人數多多益善!”
“臣遵命!”
董琦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能成為太子的老師,日後還會是帝師,董家千百年之下,恐怕也難再有他這樣的殊遇,更何況太子對他極其尊重,和印象中高不可攀,皇權威嚴的太子爺完全是兩個人,惶恐感慨之餘,他唯有以死報答太子的知遇之恩了。
此次到山東募兵,是他和太子爺早就商量好的事情,因此太子爺一聲令下,他立刻就可以啟程。
“李若鏈,你去天津,給你十天時間,能招多少人就招多少人,時間一到,立刻趕回來。”
“臣遵命。”
李若鏈跪下接令,抬起頭,猶豫了一下問:“臣走了,您的安全……”
“整個京師還沒有人敢對本宮怎麼樣。”朱慈烺笑。
田守信接了一句話:“李指揮安心去吧,只要咱家還有一口氣在,就不會允許有人傷害殿下一根汗毛。”
“有勞公公了!”
李若鏈向田守信行一禮,和董琦兩人急匆匆離開。
董琦去山東,李若鏈去天津。
照戚繼光《練兵實紀》記載,天下最好的兵源是義烏礦工,不但容易操練,服從命令,而且英勇善戰;另一位名將俞大猷則喜歡用運河上的縴夫,俞大猷認為,縴夫服從口號、注重協作,能承受常人所不能承受,是上佳的兵源。
在朱慈烺看來,如果是衝鋒陷陣,招步兵,當然是礦工最好。
毛文龍的東江鎮就證明了這一點。東江兵大部分都是礦工出身,戰力不凡,曾經是建虜身後的心腹大患,但因為薊遼總督袁崇煥的誤判,又或者是因為毛文龍的跋扈和首尾,總之,一段說不清判不明的歷史迷案之後,東江鎮很快就一鬨而散,而以東江兵為主的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卻向歷史證明,他們的戰力遠遠強過一般的明軍。
礦工當步兵好,但如果是火槍兵,朱慈烺更看好注重協作和服從口號的縴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