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的這一官階制度其實和中原商周時期的分封制非常的相似,苗王相當於天子,而分佈於各地苗寨的寨主則相當於諸侯王。

各個寨主單獨管理著自己的苗寨,但向上又得統一聽命於苗王。

在幾百年前苗人內部發生分裂之後,苗王的權利被拆分到了兩個土司的身上,但其餘寨主的實權卻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

瞭解歷史的人應該知道,這種分封制度存在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天子對諸侯王的掌控力度不夠,隨時可能會發生諸侯王叛變造反的情況。

周朝後期各諸侯王紛紛脫離周天子的掌控,天子成了一個虛設,如此才有了之後的春秋戰國。

秦始皇完成大統一之後,吸取了這一教訓,採用了比分封制更加完善的中央集權制度。

根據趙久光之前的考古研究顯示,苗人從九黎時期發展到現在,這種制度從未發生過改變,而且除了生苗和熟苗的分裂,這一千多年來苗人並沒有像中原地區的漢人一樣頻繁地發生朝代的更替,他們“蚩”“黎”宗族的統治地位從沒有動搖過。

有的人可能會好奇,苗人已經走到了近代,為何還會沿用這麼古老的統治制度?還有就是一千多年的時間,這些堪比諸侯王的寨主為什麼不會造反?

關於這兩點,我之前也大概看出了其中的緣由。

首先是他們制度發展的問題,這一千多年來,苗人一直隱居南方的苗疆地區,幾乎不會和中原地區的人來往,因此他們就沒有辦法吸收外面的先進位制度。

另外由於苗人本身喜歡墨守成規,所以他們自己又制定不出更好的規則來,因此只能是一直延續古老的分封制度。

第二點,苗寨的寨主為什麼不會造反?

其實這和苗人的文化核心有關,因為苗人從九黎發展到現在,他們一直是在夾縫中求生,各方面的條件都非常的艱苦,他們不得不抱團生存,因此他們的團結意識比其他任何種族都要強,加之他們種族的體量有限,所以幾乎不會發生窩裡斗的事情。

另外,任何的衝突幾乎都是因為利益的分配問題而產生的,後周時期的諸侯王之所以要造反,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羽翼豐滿了,擁有了自立為王的實力。

而這些苗人的寨主則是不同,他們一旦脫離苗王的體系,本身是很難生存下去,如此他們不是不想造反,而是不敢造反。

這時兩個賣弄身份的長老看到小魚的令牌之後都瞪大眼睛愣住了。

小魚冷哼一聲說道:“現在你覺得我有資格管你們了嗎?

就憑你們剛才說的話,我現在就可以治你們一個對土司不敬,禍亂人心的罪名。”

兩個老傢伙這時候不敢吭聲了,老寨主那個三兒子黎少雲笑著

走上前來。

“湘差大人息怒,兩位長老急於推任寨主其實也是為了苗寨的大局考慮,既然這樣不合規矩,那新寨主的事情咱們暫且不談就是了。

至於他們對土司大人不敬的事情,我在這裡替他們向湘差大人謝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