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是滿心歡喜了,你也不看看大兒媳婦的臉色,都快陰沉下水了!”老太太瞥了一眼躊躇滿懷的老頭,不滿道。

“她陰沉臉幹什麼?這個家裡又沒少過她的份兒!目光短淺!”

老太太沒理會老太爺,聽說大兒媳婦吩咐墨兒過來看看歸寧之禮準備的如何了!就悄悄吩咐墨兒過來問究竟。墨兒小心告訴老太太:

“大太太琢磨,論吃官飯,應當只有長房和二房,可是老太爺卻把他們的俸祿全部入公了。她說這麼多年,大房二房為養家出了不少力,即便節日也不見多分撥點兒給他們。今年的中秋,六老爺第一次陪媳婦歸寧,怕是禮重於任何一房。不過她又認為那六太太家勢確實也值得這麼做。只是她心中不快,並不能平息。大太太思前想後,覺得這苦水也只能跟二太太說,可是她又擔心二太太處事一向單刀直入,且得理不饒人,又萬萬直說不得……故苦悶!”

老太太聽了長嘆一口氣,打發墨兒回去交差了。墨兒走後,老太太不放心,晚間讓錢媽藉故把銀兒叫來,細問二兒媳婦近來境況,尤其是這兩天的情形。銀兒也不敢隱瞞,悄悄告訴老太太:

“近來二太太無事就在房中生氣,不過是為娶進門的六太太不是張小姐而面子丟失。尤其這幾天動她則憂怨:她歸寧省親,家人提起表妹白貞,她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家人。她覺得張小姐沒能嫁進李家,不僅是張家的顏面掃地,也是她在李家顏面盡失。面對中秋歸寧送過節禮,她退避三舍,似乎很怕回去。”

老太太點點頭,賞了銀兒幾個新鮮果子,打發她回二房去了。

一夜桂花香氣時濃時淡,老太太覺得一夜都沒有睡穩。清晨起來,秋菊和喜子伺候她穿戴梳洗時,就見雪兒來了。她看見這丫頭的神色,知道她有事要報,穿戴完,就吩咐秋菊和喜子出去了。身邊丫頭出去,她對雪兒道:

“好丫頭,難為你能把我吩咐你的記在心上,一早就過來。說吧,什麼事?”

“六太太似乎要歸寧省親!”

“哦,各房太太都要回的!不止是她。”

“她……她好像是要回去過中秋節,不止是歸寧送禮!”

“噢?我明白了,難為你了,為這個家著想。說,你想我賞你點什麼?”

聽老太太這麼說,雪兒連忙跪下了,道:

“老太太,六太太歸寧時,我得閒,懇請您能讓我回家去一趟!”

“好好!家裡發生什麼事了嗎?”

雪兒點點頭,忍著淚水道:

“我三個哥哥具已成家,三位嫂嫂嫌娘老了無用,不僅平常不給好臉色,就連過節也不會給口好吃的。”

“也許你多慮了,他們會給的。這不還不到中秋嗎?”

“哪裡會給!母親託人捎話告訴我,哥哥嫂嫂他們前幾日來家裡翻東西,沒翻到什麼可心的錢物,還罵罵咧咧的。”

“他們太不像話了!可是你回去又能怎麼辦,你一個丫頭家家的?”

“李忠老伯說這兩天就要發下人的中秋賞了,我拿些回去給母親,讓她提前過節,好歹吃塊月餅!”

“那我讓李忠多拿兩個給你帶回去!否則別人吃著,你的給了家裡,自己只能瞅著別人吃了。”

“謝謝老太太!”雪兒磕過頭,退了出去。

小丫頭的話卻讓老太太陷入沉思,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我們雖然不愁吃穿,可是僅僅這兒媳婦歸寧送中秋禮,就花樣百出,一位不想去,另一位又是去了不想回來……唉……

吃過早飯,為避免兒媳們鬧出什麼花樣,老太太跟老太爺商量今年讓兒子們陪兒媳婦歸寧。老太爺一聽就瞪圓了眼:

“家中事務繁雜,他們都走了,誰來操辦?”

“快去速回,又不是住下不回來了!”老太太依然平心靜氣。

“淨閒著沒事找事!”

“沒事找事?天天說女人頭髮長見識短,也不知道水見識短!老五老六說話間就要出去謀事了,多和親家往來有益。就說梅家,去一趟,就多熟一分,以後若是有什麼事,就好說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