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坐在牆根下的琵琶樂師(第1/2頁)
章節報錯
兩天後,楫離再次裝作要外出採買東西,拿到了出入王宮的腰牌,風倚鸞依然偷了小侍從的衣服,在丹房中換成男裝,跟著楫離,一路從偏門出宮。
這一次,是仲國相親自喬裝打扮,手裡提只鳥籠,扮成無事閒逛的老大爺,遠遠地跟在他們兩人後面。
兩人穿過街市,順道也真地買些東西,風倚鸞自然忘不了給自己買幾種小零食。
而仲國相看似垂老,腳下的步子卻一點兒也不慢,始終不遠不近地與他們保持著一段距離。
走到了城東附近,只見在客棧的院牆外,牆根下一字排開坐著很多討生活的人,有數名做苦力替人扛運重物的腳伕,兩三名乞丐,幾名走江湖耍把戲的,以及一個賣狗皮膏藥的,在這些人中間,還夾著一位會彈琵琶的琴師。
此時是近午時分,這些人都蹭在牆根下,享受短暫難得的冬日曖陽,太陽正好曬在牆根處,照得這些人身上暖暖地,於是全都懶懶地舒展著身子。
琴師穿著粗簡布衣,說不上乾不乾淨,一臉的青黃菜色,神情萎靡,抱著琵琶,漫不經心地彈撥著琴絃。
有路人經過時,在給乞丐扔一隻銅子的同時,也會給這位琴師扔一隻銅子,琴師面無表情有氣無力地點一下頭,也不稱謝,更不像有些走江湖賣唱的,見人張口就是成套的吉利話。
琴師的曲子彈得很好,所有人都一邊曬太陽一邊靜聽。
楫離和風倚鸞一路走過來,快走到琴師面前時,琴師結束了一曲,停頓了兩息的工夫之後,換了另外一支曲子,輕彈了起來。
風倚鸞一開始並沒有注意到他彈得是什麼,她對樂曲方面本就遲鈍,或者說不感興趣,但這支曲子實在太熟悉了,她不由得無意識地偏轉過頭向琴師看去。
曲子正是她唯一會吹奏的《折柳枝》。
聽到此曲,她便猜到,這位琴師很有可能是一位熟識的故人。再仔細一看,她差點笑出來。
楫離覺察到風倚鸞的腳步慢了下來,便也向琴聲傳來的方向看去,見到此人有三分像端墟,另外七分像刻意扮醜的端墟,他頓時心中直樂,嘴角泛起一絲笑意,心裡已經有了主意,便停下腳步,轉身徑直走到琴師面前。
他今日的一身穿著打扮,儼然是貴家公子的模樣,於是牆根下的一群人都紛紛把目光投過來。
楫離開口,裝出王城中那些紈絝公子的語氣道:“曲子彈得不錯,本公子去喝酒,旁邊正好缺個彈曲兒的,你都會彈哪些曲子?”
琴師停住了琴絃,用滄桑黯啞的嗓音說:“回這位小爺的話,但凡有名些的曲子草民都會彈。”說著,他隨口報了幾支曲名。
實際上,楫離也不太通曉樂曲,但他裝模作樣地點頭道:“嗯,不錯,起來,隨本公子來。”
牆根下的眾人輕微騷動,竊竊私語了幾句,隨後又都各自繼續曬太陽。這些人蹲坐在這裡原本就是為了討生活的,隨時被人叫走都是正常的事情。
楫離轉身往客棧斜對面的大酒樓走去,風倚鸞悶聲緊隨其後,扮演一位少言寡語的小跟班,琴師急忙抓起面前那幾只小銅錢,抱著琴,努力地拖著步子跟在最後,看他走路的身形,似乎已經有三五天沒有吃過飽飯了。
楫離來到酒樓門口,此時還沒到飯時,所以客人稀稀拉拉地不多,小二見有貴客來,忙迎上來,滿臉堆笑點頭哈腰地帶引著楫離和他的小隨從入內,卻一伸胳膊冷眼攔住了琴師。
楫離問何故,小二說,此人身上髒,不雅,怕影響其他食客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