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之線(4)(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然,他們也不是全無警惕。自星海彼端而來的外來者,帶來的是希望也是災禍——他們得到過這樣的警告。
可那警惕在布瑞坦人慷慨地分享自己的科技,毫不猶豫地表示將為他們尋找另一顆適合生存的星球時,不由自主地被強烈的感激和慶幸壓了下去。
而那一絲警惕,也被納登人當成了對自己的文明會因此在巨大的衝擊下徹底改變,甚至完全失落的擔心。
但相比而言,文明衰落,總比整個種族滅亡要好得多。
布瑞坦人那時的承諾或許是真心的。雖然是因為不同的原因,他們自己也曾不得不拋下故鄉,尋找新的棲息之地,與納登人也算得上同病相憐。
在他們的幫助和安排下,一些納登人很快就離開了自己的星球,去了解和學習更加先進的文明,其中絕大多數是年輕的男性。而女性,作為自古以來維繫著種族存亡的先知者,則少有離開。
納登人並不隱藏自己的力量。在面對布瑞坦人強盛的科技文明時,她們覺得,那是她們得以保護自己的文明的盾牌,是他們得以保持獨立的倚仗。
他們的確需要幫助,卻也絕不想以此而失去自由——那時候,表面上仍是獨立星球,事實上完全淪為布瑞坦人的殖民地的星球,簡直數不勝數。
在這一點上,她們算是成功了。好奇和忌憚,讓布瑞坦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對她們相當恭敬有禮,即使是他們的皇帝,也將她們奉若上賓。
而在近三十年的交往之中,布瑞坦人對她們獨特的精神力的興趣,也越來越大。
那是他們還未能掌握,卻正試圖探索的領域。
他們希望納登人能與他們共同研究這個課題。而在納登人內部,也因此而有了分歧。一些人覺得,從另一個方面來了解自己的能力,或許能幫助她們更好地掌握它,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這力量是天生的,便該以最自然的方式來對待它,始終心存敬意,而她們祖祖輩輩相傳的經驗已經足夠讓她們瞭解和掌握它,它的秘密也不該落到外族手中。
布瑞坦人那時的態度並不強硬。但在這期間,布瑞坦的皇帝換了一位。
新的皇帝個人並沒有太強的能力,在帝國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也更不壓不住各有心思的掌權者,納登人的處境,便開始越來越糟。
當時最熱衷於精神力研究的是一位將軍。他覺得如果布瑞坦人也能開發出這樣的能力,那麼,曾經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戰鬥機甲,未必沒有實現可能——那會成為布瑞坦人最強大的武器。
但開發的前提,是瞭解。而讓納登人自願配合,在他看來是毫無必要的忍讓。
一個就快要毀滅的、被布瑞坦人拯救的星球,難道不該對他們有求必應?
他開始強行“邀請”一些納登人加入他們的研究。而事實上,被帶走的納登人不過是被研究的物件。
一開始的情況還不算太糟。她們被要求做出各種各樣的嘗試,以便布瑞坦人記錄下各種資料。她們固然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但至少沒有受到傷害。她們並非沒有反抗之力,但顧及整個星球的命運,她們還是選擇了暫時的忍讓。
納登人數量原本就不多。她們的精神力固然強大,卻也遠遠不足以對抗布瑞坦人的艦隊。
而且,距離布瑞坦人所承諾的時間已經不遠,他們雖然還沒有找到適合納登人生存的無人星球,卻也提供了幾個至少可以暫時接納他們的地方。
希望似乎就在眼前。
然而,實驗過程中,布瑞坦人發現,在各種強烈的刺激之下,納登人會爆發出難以想象的力量。
而在她們長久的忍耐之下,她們也似乎不再被當成“人”,不再被當成與布瑞坦人平等的智慧生物,而是被當成了單純的試驗品。在這個過程中,布瑞坦人還找到了能夠遮蔽精神力的材料,將許多參與研究的納登人,徹徹底底地變成了囚徒,再也無法與外界聯絡。
納登人很快便察覺到了情況不對,但她們尚未做好準備,且抱著萬一的希望,向布瑞坦的皇帝發出了求助的資訊。
她們還記得上一位皇帝對她們的尊敬——不管是什麼原因,她們能感覺到,那是真心的敬意。
但她們對當時的情況實在缺乏瞭解。她們的感知能力無法用在這個方面,而對這種能力的依賴,又讓她們對“瞭解外界形式”的重要性缺乏認知。
而那時,納登星的太陽也正在一次急劇的變化中,由此而帶來的影響,混淆了她們的感知,讓她們沒能發現真正的危機。
她們最終等來了新皇帝的使者……卻也等來了納登星的末日。
皇帝的第十七個兒子,嘉萊,當時不過是個少年,看起來甚至有些單純無害。但在瞭解了那位將軍的研究進展之後,卻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更為極端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