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一 聽政(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帝和林紫蘇的這番對答,一直持續了半個多時辰,直到門外有人通報,說是內閣送來了批紅,林紫蘇當即就提了告辭。
待林紫蘇走後,皇帝斂去了臉上的笑,朝著虛掩著的門口說道:“方才朕和她的對答,你也聽了不少,你覺得,朕這一步是否可行?”
門後傳來了一陣陰柔的聲音,極是恭敬的說道:“奴婢以為,敦王妃天資聰穎,又沉著冷靜,屆時必能為敦王殿下助力。只是不知敦王殿下……陛下你您知道,殿下平素散漫慣了,奴婢始終擔心,殿下能否擔此重擔。”
門吱呀的一聲響,門外的人推門進了殿內。
“朕的時間不多了,那個鄭陌塵當年給朕批命,只批到了今年。”
皇帝嘆了一口氣,滿臉的憂愁之色,朝著來人的方向,說道:“朕也不想冒這個險,若是能手把手地教導小八成人,又何必出此下策?”
來人默然片刻,說道:“天命之事,終是虛妄,陛下也不必太過當真。”
“如今正值動盪之際,不論天命是否靈驗,朕也不能就此撒手西去。若是沒交代好身後事,又有何面目在九泉之下見太祖和睿宗?”
來人將一摞奏章放在御案上,皇帝對奏章視若無睹,只是用手指在御案上輕輕敲動,過了好一會兒,才問道:“衛王的事情,朕聽曹守禮說,已然審理的差不多了,你可知曉?”
“奴婢這幾天一直在忙陛下的差事,衛王那邊,關注的不多,奴婢聽說,衛王世子把以往的事情全都給說了出來,還有三皇子他們做的那些事,也都說了。”
皇帝從御案的角落裡拿出一本奏章,遞給了來人,說道:“這是正興十年,御史們聯名參奏衛王的奏章,你拿去吧。朕聽說,百姓們都盯著匪亂,惶惶不可終日,朕容忍衛王這麼多年,他也該替朕擋一擋輿論了,衛王的案子,就在這幾天做個了結。”
“皇上請吩咐,奴婢去辦。”
“這件案子你不能插手,朕把你調走,就是不想讓你摻和到皇家事務當中。以後內廷還要靠你來張羅,藩王們也需要你來震懾,這個時候,不能讓藩王們注意到你這裡。”
來人應了一聲“是”,皇帝又吩咐道:“為了掩人耳目,蘇丫頭這幾日先住在宮裡,皇后怕是沒有什麼心思,就由你去安排吧。”
林紫蘇今晚仍是被安排在了長平宮裡,這宮殿她住過多日,一草一木都甚是熟悉。
出宮一個多月,故地重遊,免不了唏噓一番。
今晚來伺候她的宮女,仍是從皇后宮裡選出來的,然而卻不是上次的夕香和流黃,而是兩個二十多歲的宮女。
林紫蘇也不以為意,這次皇帝的病情看起來兇險,但其實只是一時氣急,並沒有上次來的嚴重。
看來皇后對太醫院的人極其不信任,這才急急地把自己召進宮來。
皇后的用意林紫蘇當然知道,若是皇帝賓天而仙,那接下來的局勢將會亂作一團。
五軍都督府、司禮監、內閣,沒有皇帝的震懾,各方勢力將會互相博弈,就算最終八皇子能夠繼位,那也只是徒有其名。
當皇帝不省人事時,內閣裡的其他人各懷心思。
而皇帝醒來之後,當即連下了三道旨意,本身就是一種震懾。
趁著那幾個世家理虧之時,皇帝敲定儲君的人選,沒有人敢提出什麼反對意見,也讓天下人心安定,不會藉機生出流言。
立了皇儲,那選妃自然也是題中應有之義,若是沒有意外,謝曜的太子妃非方清歌莫屬了,威遠侯新得了關中的兵權,皇帝自然會百般籠絡。
而關於葉世煥的任命,那就是完完全全的帝王心機了。
江南巡按御史雖然只是區區的七品官,但手中的權力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