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 為君(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帝以身子不適為名,將所有人都趕了出去,只留下了皇后和林紫蘇。
趁著曹守禮出去擬旨的功夫,皇后再也忍不住心內的委屈,跪倒在地,哽咽著說道:“皇上,接下來是要臣妾避位讓賢嗎?”
皇帝意有所動,用手撐著御榻的邊緣,想站起身來。
哪知坐的有些久,雙腿有些不聽使喚,林紫蘇忙扶起皇帝,說道:“陛下小心一些。”
皇帝走出兩步,自覺沒什麼大礙,鬆開了林紫蘇的手臂,親自將皇后扶了起來,說道:“不過就是立個儲君而已,你怎麼會想那麼遠?”
皇后收住了淚水,勉強站起了身,想要和皇帝說上幾句心裡的話,但話到了嘴邊,終究還是說不出口。
兩人少年夫妻,成婚二十多年,感情卻是越來越淡的,到如今,似是有萬千隔閡,那些甜言蜜語,似乎都已成了過往。
皇帝拍了拍皇后的肩頭,說道:“你不用想太多,曜兒也是你的兒子,皇后的位子一定還是在你這裡。”
送走了皇后,乾清宮裡只剩下皇帝和林紫蘇兩人,皇帝大馬金刀地坐了回去,沉聲問道:“蘇丫頭,朕考考你,今日朕的三道旨意,你懂了多少?”
林紫蘇不知道皇帝是何用意,剛才明明和皇后說的是,留自己在乾清宮,想再讓自己談一下脈,冷不丁的卻問出這樣的問題。
今晚的這幾道旨意也著實出乎林紫蘇的意料,尤其是沒有任何風聲,突然就發出了立儲的旨意,這和林紫蘇認知中的皇帝大大不同。
而劉慶元和葉銓的致仕,皇帝沒有任何的挽留,這個也是令人唏噓。
誰都知道,葉銓可是皇帝在東宮時的太傅,一向極得聖心,以往提了好幾次辭職歸故里的請求,皆是被皇帝駁了回去。
本來這一件君臣相和的佳話,足以流傳千古,沒想到了最後,卻因為一個立儲而鬧的不歡而散。
林紫蘇沉吟了一會兒,說道:“臣女有些不懂,陛下若是有心立二皇子殿下為儲,早就可以下旨,為何偏要在今晚?”
皇帝沒有回答林紫蘇的問題,而是反問了一句:“蘇丫頭,你聽說過江南的閒雲書院嗎?”
林紫蘇自然知道閒雲書院的名頭,大衍有四大有名的書院,分別是江南的閒雲書院,山南的匡廬書院,潞原的定嶽書院,當然,還有京城的東平書院。
官場上一直流傳著,朝廷的官員出處,半在山南,半在江南。
這話當然有些誇張了,不過每一屆的秋闈,有一半的學子出自於全國的四大書院,尤以江南的閒雲書院為最。
閒雲書院取自於閒雲野鶴之意,最早的創辦者是江南章家的某一代家主,因惹了皇帝的不快辭官歸鄉,路過江南棲鶴山時,就在棲鶴山上建了這座書院,以閒雲野鶴自命。
其後又以章家的名義招攬了不少的名士在此講學,閒雲書院由此名聲大震,數百年來,出了無數個名臣。
其後經歷了數十年的戰亂,閒雲書院一度損毀嚴重,廢棄了幾十年後,直到睿宗時,又開始興盛了起來。
“世人只知道閒雲書院的名聲,卻不知閒雲書院興盛的背後,與江南的幾大世家的支援密不可分。”
皇帝淡淡說道:“你說,從這書院裡出來的舉子,做的是我大衍的官,還是他們江南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