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所慮甚是”,皇帝沉吟了一下,說道:“回頭跟昌國公夫人說一下,梁銘泰若是對康寧伯府大小姐有意,先讓他把那一身臭毛病改了再說,我可不想讓人家姑娘怨恨一輩子。”

皇后心下一喜,知是自己方才說到了皇帝的心坎裡,忙道:“臣妾定會讓哥哥嫂嫂好生管教。”皇帝端起杯子噙了一口熱茶,又問道:“曜兒皇子妃的著落,皇后心裡可有主意?”

皇后最看重的自然是自家的侄女梁婉怡,她想起今日侄女跟她所說的話。

“我若是嫁入皇家,必會像皇后姑母一樣母儀天下”,“若是不能像姑母一樣,那就嫁一個自己中意的人”

皇后心中苦笑,自己這個侄女畢竟還小,母儀天下說起來風光,可箇中辛苦又有誰知?況且本朝自立國以來,外戚家的姑娘莫說是嫁入皇家,便是與勳貴權臣結親也是諸多限制,皇帝決不會允許一門兩後這樣的事情發生。

既是如此,那還是不要在皇帝面前自討沒趣了。

“威遠候家的二小姐才貌雙全,兵部沈侍郎家的三小姐和長安侯家的五小姐也還不錯。”

皇帝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突然換了種語氣,沉聲問道:“朕準備立下太子,皇后意下如何?”

皇后心中砰砰直跳,這是皇帝徵詢自己的意見?還是在試探自己?

“立儲一事事關重大,本不是臣妾所能置喙,不過本朝歷來是立長,曜兒恭謹謙和,又有寬仁的美名,自然是最佳的太子人選。”

“本朝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皇帝漫不經心說道:“小八是嫡子,四哥兒在你膝下長大,也算是半個嫡子,你覺得他們兩個如何?”

這哪裡是徵詢自己的意見,分明是在逼自己鬆口!皇后看了皇帝一眼,咬了咬牙,說道:“四哥兒放縱貪玩,哪裡有儲君的模樣,小八年齡太小,不足以擔當重任,為千秋萬代著想,曜兒是最合適的。”

看著皇帝緊繃著的臉終於開懷大笑,皇后心中一陣輕鬆後又一陣苦澀。

“朕本來一時還難以決斷,還是皇后深明大義”,皇帝笑著覆住皇后的素手,輕拍了幾下後鬆開。

“說起四哥兒,年紀輕輕的就不求上進,實在是有負朕的期望”,皇帝站起身踱了幾步,“他既想做個太平王爺,那朕就滿足他!朕明日就下旨,給他封爵便是。”

“立儲之事再看看,這位置說不定還是小八的。”皇帝臨走時,突然留下了這句話。

皇后怔立在原地,心裡說不清是喜是愁。

第二日早朝,皇帝的兩道明發的旨意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第一道是四皇子謝晞封敦王的旨意,近日朝里人事變動頻繁,有心的人都以為皇帝起了立儲君的念頭,沒想到首先等來的卻是四皇子封王的旨意。這也就意味著,在立儲的人選中,四皇子首先被皇帝排除掉了。

謝晞受封敦王,封地敦州,這個“敦”字更引起了朝臣的譏誚——依著四皇子平日裡的所作所為,怎麼也與敦厚純良沾不上邊,皇帝用了這樣的一個字,看來是在敲打四皇子。而且本朝的皇子皆是先成婚再搬出宮,四皇子這樣未成婚就住進十王府,可是沒有先例。這個四皇子既無母族支援、又無才德,怕是已經惹了皇上的厭棄吧?

第二道是康寧伯林遠志任工部營繕司郎中的調令,這個不同尋常的調令也引發了無數的猜測。照理說,一個五品官員的任命該是吏部下調令,工部營繕司又是一個閒職衙門,哪裡需要皇帝來親指?康寧伯林遠志不過是靠著父親襲了一個閒爵,來京中也沒有幾年,皇帝為何會如此看重?

眾說紛紜中,有好事者把皇帝的這一舉動與上林苑賞花會聯絡在了一起。昨日的情形,大多數朝臣在回家後聽了自家的妻女複述,紛紛猜測皇帝是不是有意選康寧伯府的大姑娘為皇子妃,這才施了天恩。

林遠志今日正在家休沐,接到吏部的調令已是午後,吏部左侍郎章若谷親自把調令送到了康寧伯府上。章若谷出自江南章家,而宮中的章賢妃出自章家在山南的旁枝,祖上因為獲罪,從江南章家分了出來,遷徙到了山南。論起來,章若谷也算是章賢妃本家的遠房哥哥,林遠志自然不敢怠慢,忙將人請到了前廳奉茶。

吏部侍郎是正三品,而工部郎中不過是正五品,官場尊卑懸殊,章若谷如此登門,實在是不合官制,好在林遠志有個康寧伯的身份,兩人聊起來也不至於太尷尬。

“伯爺,我這裡給您道喜了”,兩人剛剛在康寧伯府的前院正廳就坐,章若谷就滿面春風的向林遠志道賀。

林遠志心中猜測著章若谷的來意,面上卻是不顯,滿臉堆笑道:“章侍郎太客氣了,這等小事,何勞您親自跑一趟。”

“伯爺說的哪裡話,您的調令可是皇上親筆簡任,非同一般,吏部自然要恭謹如儀”,兩人彼此客套著,章若谷喝了幾口茶之後,便以衙門公務繁忙為由告辭。

當日,吏部左侍郎章若谷親自到康寧伯府送調令的訊息,就在京中的高門大戶裡傳開,又引起了無數人的浮想聯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