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九章神農本草經,玄都大法師(補上一章)(第1/4頁)
章節報錯
……
轉眼間,百年已過。
徐君明帶著薑石年,走遍烈山氏周圍的名山大川,蒐集草藥,傳授藥理,順便為普通人族治病。
百年來,他共計總結了三千六百種不同的草藥。
按照《神農本草經》的分類法,分為三品。
一千兩百種上藥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久服不傷人。
一千兩百種中藥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
一千兩百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
身穿麻衣,膚色被陽光曬得黝黑的薑石年闊步走了進來。
“老師,這是我配的治療傷寒的藥,您看看。”
徐君明接過來,分辨了一下配比後點了點頭。
“配藥要謹記‘君臣佐使’原則,每副藥方,可按照一君、二臣、三佐、五使或一君、三臣、九佐使的原則來處理。當然,日後隨著你經驗積累的更多,對藥性更加熟悉,可酌情更換。”
“是,老師。”
薑石年恭敬的點了點頭。
這百年來,他跟在徐君明身邊,學了太多醫藥知識。
對這位不吝教導自己,同時救治數千萬普通人族,心底醇厚仁善的老師,極為尊崇。
可惜,他幾次拜師,都被對方拒絕了。
“老師,我想根據您的教導,編寫一本醫藥方面的書,流傳各族,也能救治更多人。”
“你有此心,我很欣慰。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
“為何?”
“你經驗太淺了。寫出來難免會有疏漏。我們醫者治病救人,絕不能有任何紕漏,否則耗損自身名聲是小,讓人丟小性命才是大因果。”
薑石年恍然,連忙道:“多謝恩師教導,弟子險些鑄下大錯。”
“沒關係,你也是一片好心。”
拍了拍他的肩膀。
“等你什麼時候積累了足夠的經驗,有足夠的把握,再來寫這本書。”
“弟子遵命,絕不負老師所託。”
突然薑石年腰間一枚玉符靈光乍現。
“看看吧。”
頷首後,薑石年簡答掐了幾個印訣。
玉符中傳出蒼老的聲音。
“我兒,快回來。為父有重要的事情與你商量。”
“師父?”
“回去吧。聽你爹的語氣,應該是好事。”
肯定的恢復後,收起玉符。
兩人朝炎城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