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鷹國,坑敦市。

工業發展帶來的汙染極為嚴重,從早到晚外面都是霧濛濛的,今天泰河日報上面說,他們生活在的地方,可以稱之為‘霧都’。

“霧都,很形象,不過這些人只會抱怨。他們不知道這是發展的必然階段,他們什麼都不懂,一群泥腿子來到大城市,以為穿上得體的衣服,喝上了牛奶,吃上了麵包,拿起了筆桿子,就認為他們是文明人了,可實際上,他們只是這個社會的垃圾,遲早會被掃進垃圾桶。”

一箇中年紳士表情嚴肅。

他在教育他的女兒。

女兒只有十幾歲,但看上去很瘦弱,她在用畫筆作畫,但因為長時間沒有吃東西,飢餓帶來的無力和胃部對食物的渴望,很難讓她集中精神。

“索菲亞,要集中精神,你之前做的很不好,所以我懲罰你一天不準吃東西,只有你達到我的要求了,才可以吃東西。”

父親手裡的教鞭抽在了女孩背上。

疼痛讓她身子抽搐了一下,結果就是,畫筆不小心搞亂了剛畫好的畫作。

“廢物,簡直是爛泥扶不上牆。索菲亞,你又走神,我說過多少次了,當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必須集中你所有的精神。現在,立刻重畫,沒有畫好之前,你哪兒都不能去。”

花園邊的畫室內,訓斥聲時不時的傳來。

一直到很晚的時候,索菲亞才吃到了東西。

但為了懲罰她今天的失誤,所以晚飯只有一小口。

她把盤子舔的乾乾淨淨。

可即便如此,依舊感到飢餓。

很有意思的是,如果一直不吃東西,餓過勁,只會虛弱無力,飢餓感反倒是不明顯了。

但怕就怕這種,餓一段時間,吃一點點。

餓倒是餓不死,但長時間保持飢餓感,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折磨。

索菲亞覺得,他的爸爸對她來說,就是一個難以驅除的噩夢,是一個恐怖的,讓人陷入絕望和痛苦的詛咒。

她的成長過程,只有解餓是記憶中最深刻的東西,除此之外,就是吃到食物之後的那一點點滿足感。

索菲亞是一個堅強的女孩。

她會想方設法用別的東西來排解情緒。

就例如,她喜歡小動物。

莊園後面有一個小型牧場,那裡有很多牛,沒事的時候,她會去牛棚,和那些牛說話。

對她來說,這是難得的放鬆。

而且她喜歡和這些牛說話,因為,它們從來不會對她發火,也不會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更不會兩面三刀,虛偽的應承。

但是這種快樂並沒有持續多久。

父親有一天發現了她的這個小秘密。

然後那次她是頭一次吃的那麼飽。

父親當著她的面,殺死了她最喜歡的小母牛,然後讓她吃掉切好的肉片。

母牛的腦袋,就擺在餐桌上。

那一幕,索菲亞永遠無法忘懷。

她含著淚吃下了牛肉。

那一刻,她的心像是盤子裡的生肉一樣,被她自己嚼碎了,吞嚥下去。

古怪的是,即便她吃了很多肉,但依舊感覺不到飽。

不,肚子飽了,但她依舊感覺到了飢餓。

而且這種飢餓感比她最餓的時候,都要強烈百倍。

當一個人承受了他無法承受的東西,最終結果,不是滅亡,就是瘋狂。

索菲亞成了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