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實給那名少年五百元的時候其實已經沒打算讓他還了,對方非要一個聯絡方式和銀行卡,陳實就給了對方一個卡號和號碼。

少年和家裡取得了聯絡,並且告知家裡人,舅舅說什麼都別信了,尤其問他們要錢之類的。

少年這輩子估計和他舅舅不會再有什麼交集了,他舅舅可能也不會回老家了,這是大部分傳銷人員的歸宿。

後來這些人大多又轉去做微商,或者各種套路貸的相關行業,錢基本上是沒賺到的,也到不了他們賺。

再然後呢?不知道了,馬甲知道的幾個之前做傳銷的,有的坐牢了,有的就了無音訊,還有的重新迴歸到原有生活,但由於年紀大了,沒什麼一技之長,還一無所有,大多都從事非常需要體力的工作。

在12年後,很多人被各類優惠群眾籌群拉進去,然後目標群體是大學畢業生和在校生,把他們的錢套進去,讓他們做各種借貸後,直接用這些貸款逼迫這些學生去拉其他的同學進來。

而這些幕後公司大多以各類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名義拉人,但在後面會加一個眾籌或者優惠和互幫字樣,就是全程前面看起來是網際網路公司打頭,但其實和那些網際網路公司沒多大關係。

大家熟知的刷單這種現象,以前都是一個公司找商家合作人,然後公司在找散戶,給一單多少錢,你幫我刷就可以多賺錢。

其實散戶基本是不賺錢的,就是白忙活幫人增加曝光度和任務量,這裡存在一點,平臺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平臺絕不參與,但平臺知道這事。

為啥平臺閉著眼呢?很簡單,當初平臺需要使用者量,而這些第三方刷單公司以賺錢為噱頭吸引很多人來加入,這不就有使用者量了。

而且被吸引來的人,事先要註冊平臺的賬號,還要學會如何使用一些購物平臺,一開始是可以賺點錢的,然後比如你刷了幾個單賺了錢就,心想這好事讓你七大姑八大婆都加入進來賺錢。

如果你想吃獨食,就會用你七大姑八大婆的身份註冊賬號,然後刷單,你以為你賺了?

平臺拿著年度報告給股民們看,我又新增了幾十上百萬新的使用者,給你一單三五元,你給人家拉來的一個新使用者價值三五千。

關鍵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商家在惡意刷單,賺銷量和曝光度,都沒考慮過平臺這一層面,後期平臺看哪個商家業績好了,那麼收取的費用也就多了,而且很多商家都是和平臺有長期合作的,裡外裡都是平臺賺。

等平臺做大了,第一個打擊的就是刷單了,這時候平臺注重的是口碑,先把早期刷單的那些處罰下,怎麼處罰?補稅,你之前交過稅嗎?

你的交易稅我先幫你墊了,你拿錢給我吧,不給我?那你就偷稅漏稅了,商家一聽就乖乖的補了。

這是其一,還有曝光度,一般電商早期賺到錢就會擴大規模,比如建廠之類的,早期也是工廠先加入的,那麼你規模大了,我的平臺也升級了。

你不繳納一定份額廣告費,店鋪裝修費和運營費嗎,你要不繳納,那麼你的產品可能沒有曝光度了哦,這時候之前的大商家無退路了,只好乖乖交錢。

再說說那些個人散戶刷單的,首先把自己個人資訊曝光的一覽無餘,如果平臺追究刷單的商家,報警處理,你幫對方刷單也是存在違法風險了。

如今刷單的基本沒多少了,因為平臺不需要了,現在都是一些新出來的APP軟體找人刷下載量,一般都是讓你準備某米手機,某為手機,水果手機等主流手機。

然後去這些手機應用商城內下載指定的軟體下載評論,這類的大多是一些網貸和一些不合規的公司在做,有點規模的直接投放廣告或者直接和平臺合作了。

這裡有人會問了,存不存在那種很好的軟體,需要這樣去營銷的呢?基本是無,因為軟體開發這一塊,只要有好專案早就被幾家網際網路公司和各大投資公司盯上了,都會主動融資給你錢。

在你專案做成後,或者快要完成後,都已經被人盯上了,這些網際網路公司和風投公司的嗅覺非常靈敏。

而且有一批專業的人專門負責去找專案投資,你沒錢了也可以去找他們申請融資。

但如果你們幫人惡意刷下載量,那麼就存在違法了,而且現在這類的違法鎖定太簡單了,鎖定你網路IP,最後一窩端。

馬甲之前就說過違法的是千萬別碰了,時代不同了,未來就是比拼技能和專業的時代了,所以要麼多讀書要麼把一技之長學精了。

未來能賺大錢的機會少了,但不是沒有,就是專業性容易拿到高回報。

·····

開著車子到達了臨市,找了一家酒店將車子停在停車場,然後辦了入住手續。

前臺是一名十八九歲,留著齊劉海長髮,三月份已經穿上了絲襪和板鞋,這時候的江浙氣溫其實還是在零度左右。

不過這時期流行這種穿搭,酒店是一家掛著國際酒店名頭的牌子,裝修只能說看起來很氣派,但一看管理就拉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