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人附和著。

“你們這些凡夫俗子知道什麼,我聽大佛寺住持親口說的,知道於得水於大人嗎?他原來就是朝陽洞主,受了當今聖上什麼恩惠,轉世來回報皇上的。你們不見只要於大人在哪,哪就天下太平?”

“老方丈還說,於大人有水就好,沒水就不行,那話怎麼說來著?反正就是於大人不能去甘肅,都“幹了酥了”那魚還能活嗎?”

“你說的這個倒還真是啊,於大人這名字就不該去甘肅。”

“說書的講,鳳雛先生死在落鳳坡,楊家將死在兩狼山,這犯地名的說法還真是不得不信啊。”

“就是就是。哎,趙先生,別走啊,再給我們講講唄……”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坨坨自此便讓幾個心腹和尚去打探於得水的訊息,真真假假的訊息湊到一起,坨坨還真發現了大問題。

首先確定了朝陽洞天確實是消失了,雖然很多人不承認它存在過。其次,按照傳說,朝陽洞消失那年,正好是於得水出生。最主要的,坨坨再次到白雲洞天,能感受到原來朝陽洞的方向有法力波動。

如何找到朝陽洞天一時沒有頭緒,讓妙離,不,現在的於得水吃點苦頭坨坨還是非常願意的。

只用了一點小手段,於大人便接到了調往甘肅的聖旨。不敢有半點耽擱,於得水只籌集了幾十車錢糧就匆忙上路了。剛進甘肅境內,於得水就感覺不對,哪裡有鬧災荒的樣子。還沒來得及想太多,於大人就病倒了,整日昏昏沉沉,呼吸困難。

進到蘭州府,於大人已經臥床不起,眼見著油盡燈枯,迴天無力。

是夜,京城皇宮。乾隆皇帝總覺得心神不寧,早早入寢。翻來覆去間,恍惚覺得有人來到臥榻前,定睛一看,卻是於得水,慌忙下床道“我兒為何深夜來此,莫非有什麼大事”。

“皇上不必驚慌,當日你撞見我施法飛天本是無意,事後卻送來三箱厚禮,貧道本打算以三十年太平盛世還於皇上,如今還差三年,怕是不能兌現了。”

乾隆再看,於得水已變成朝陽洞的道士,仙風道骨,立於面前。

“這些年皇上遍尋仙蹟不得,貧道勸皇上放棄此念。皇上宅心仁厚,非命短之人,況且皇上本就是真龍天子,星宿下凡,不必再尋仙道。黎民為重,不可荒廢國事。我已為皇上積得一甲子皇位安定,九十年壽元安康,此生定能青史留名了。若有仙緣,來世說不定貧道能和皇上共列仙班呢。貧道去了。”說罷,轉頭便走。

“道長留步。”

乾隆急忙挽留,伸手一抓,卻是猛的從床上坐起。原來是一場大夢。

一夜無眠,天還未亮,太監急匆匆跑到寢宮報道“皇上,於大人昨天夜裡在蘭州府病故了。”

“朕,知道了。”

“等等,在蘭州?於愛卿不是在湖廣嗎?怎麼去了甘肅?”

“回皇上,上個月在離宮發的聖旨,梁大人請的聖旨,說是甘肅蝗災,請於大人去賑災。剛到的八百里快報上還說,於大人帶了幾十車錢糧火速趕到甘肅,卻未見災情,想是於大人一路急行,累的.......”

太監看皇上臉色越來越差,嚇的聲音越來越小。

“著,刑部緝拿梁犯,查抄梁府,給我徹查到底。著,九門提督,封閉城門,所有人等非朕手諭不得出城。著,內務府報國喪,全國服喪。著,禁軍隨朕出迎,接於大人回家。”

皇上一連串發下聖旨,已止不住淚流滿面。

自蘭州府至京城,官道兩旁跪滿百姓,焚香祭拜,哭聲震天。驛站兩旁更是搭起靈棚,讓於大人的靈柩能在此歇息。

皇上帶著身著孝服的衛隊走在靈柩前面,七十二人抬的靈柩緩緩前行。此時的皇上已不計較什麼禮法越制,一切都按皇家最高規格。

於公,於大人是一品大員,國之重臣,一生清廉,造福蒼生,深受百姓愛戴;於私,於大人是皇上義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於情,於大人心繫百姓,為早日賑災,奔波至死;於理,於大人受奸人所害,為國盡忠。無論哪一條,於大人都擔得起這死後哀榮。

運送靈柩的隊伍進到京城稍作停留,又繼續向北,於大人生前遺願,要回老家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