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京城向北百里,便能看見依山而建氣勢恢宏的萬里長城,長城腳下有一個小鎮,名古北口。過了古北口向北,一路山巒疊嶂,密林遍佈。一直向北到蒙古草原約有八百里。此地自滿清入關後,就被皇家圍禁,作為皇帝大臣春秋圍獵之地。只有少數皇族和一些偷入的漢民居住,時間久了,圍禁慢慢鬆動,也漸漸形成一些村落。

離古北口200多里,有一座如同官帽的大山,就叫帽兒山,帽兒山下,潮水河至此兜了一個大彎,衝擊出一片肥沃的平原。

康熙年間,草原上鬧災,幾個青年人商量著南下逃難,走到這裡恰好遇見幾個從南而來的青年,湊到一起正好八個人。坐下一聊,南來的發現不能北往,北來的發現不能南下。幾個人一商量,就此開荒種田,成家立業算了。

八個人八個姓,互幫互助蓋了八間草房,漸漸的這個村子就被叫做八房莊。此後數年,陸陸續續又來了些移民,村子逐漸壯大。幾個青年各自也都娶了妻生了子。清政府也派了官員造冊登記,算是都有了合法身份。

又過了些年,小村莊已有百來戶人家,只是絕大多數都是佃農。只說這八房莊有一戶姓於的佃農,父母早亡,只留下姐弟兩個,女孩沒有大名,村裡人都叫她於家大丫頭,弟弟的名字是父親生前請先生取的,大名於得水,取意如魚得水,村裡人從來都只喊他於家小子。姐姐十六歲時依著父母早先定下的婚約嫁到了壩上,七八歲的於得水一個人留在村子裡,徹底的成了孤兒。靠著給地主放羊,倒也勉強能填飽肚子。

卻說這弟弟雖是孤兒,但是天資聰慧,每每村裡來了說書賣藝的,他在旁邊靜靜聽完,第二天就能原汁原味的講給身邊的玩伴。上樹掏鳥蛋,下河捉泥鰍,於得水儼然就是孩子王。

村子裡有一個私塾,於得水自然是沒錢讀書的。好在先生看他聰慧,每次見於得水偷聽也不做聲,算是預設了這個不交束脩的學生。因此於得水隔三差五的偷師,倒也認得一些字。

這一天日頭正盛,於得水把羊趕到樹蔭下吃草,自己折了一棵柳樹枝蓋在臉上,躺在樹下的石頭上睡覺。

再說乾隆皇帝自從見過高人飛天鬥法後,一直念念不忘,本想著送了禮給道長,過些時日再去尋仙問道,誰知江南水患,整天被政事纏身。等忙完了派人去找,到了天水潭下卻哪還找的見路。於是這塞外深山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藉著老祖宗春秋圍獵、不墮武道的規矩,乾隆年年都要進山打獵,年年卻都失望而歸。這一日狩獵無獲,群臣將士也人困馬乏,遠遠看見這邊的小村莊,想進去休整一番。

乾隆帝騎著高頭大馬,沒精打采的往前走,猛一抬頭,只見路旁的大石頭上趴著一隻斑斕猛虎,瞬間慌了,忙召侍衛護駕。自己也拉弓搭箭,抬手要射,此時再看,卻是一個衣著襤褸的小孩從石頭上翻身而下。

乾隆揉了揉眼睛,確定是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這才招人把小孩帶過來問話。於得水也不露怯,在皇上面前對答如流,乾隆看了甚是喜歡,得知是孤兒,又想到初看成猛虎,心中便想,此人定非凡體。於是當下便決定帶在身邊,認為義子,賜名于成龍。

自此,於得水時來運轉、一步登天。

從龍十年,於得水外放為官,一身清廉,每到一處,都能造福一方,深得百姓愛戴。也為青史所留名。

乾隆四十二年,近七十歲的老皇帝對修仙得道還是念念不忘,於得水已官至湖廣總督,一品大員。

這一年七月,皇上在熱河離宮避暑,有大臣進言,甘肅適逢蝗災,百姓民不聊生,酌請皇上調兩廣總督去甘肅賑災。乾隆躺在龍榻上昏昏欲睡,擺擺手算是準了奏請。轉頭便睡下了。醒來此事已經忘的一乾二淨。

離宮北山,當年乾隆為給篤信佛法的母親祝壽,建造了一座普陀宗乘之廟,百姓都稱之為小布達拉宮。此時這寺廟內一個西域番僧正仰天長笑“當年的那一掌險些讓我喪命,你以為轉世投生就能躲的過嗎?想要積攢一世福報,休想!風水輪流轉,你的朝陽洞天早晚是我的,哈哈哈……”。

這西域和尚正是當年要搶佔朝陽洞天,被妙離真人打了一掌的西域番僧,名叫坨坨。實際上此人非僧非道,不過是一隻天山蟾蜍誤食了萬年雪蓮,自感成靈,機緣巧合之下修成人身。坨坨還是一隻蟾蜍的時候,冬眠在一個地下洞穴裡,自感成靈後才明白這洞穴是一個苦行僧人清修的洞府,僧人早已坐化,留下一對神器金鈸,一本密宗心法。也是靠著這密宗心法,坨坨才跨過玄牝之門,修成的人身。

坨坨第一次修成人形,便仗著金鈸飛天雲遊,路過白雲洞天,見朝陽洞天山清水秀,靈氣充沛。尤其是真武大殿,靈氣外溢,神光閃閃,裡面定有了不得的法寶。山野妖修,哪知人間正法,世間規矩。結果就捱了妙離一掌,逃回天山苦修了二十年才算保住一條小命。

有了前面的教訓,坨坨不敢造次,貪佔朝陽洞天之心卻一直未死,便一直在這山中雲遊浪蕩。

且說白雲洞天向北百里遠近,有一座石山,上面草木稀少,又是陡峭異常,所以長久便是無主之地。坨坨依著飛天之能,在半山腰尋了一處山洞,作為暫住所在。

隨著遊歷人間久了,也懂了些世間處事之道。學著別人想收了個徒弟,侍奉自己,奈何身單勢弱,哪有人願去。無聊的時候,坨坨就將修煉心法刻畫在洞中石壁上,或許是心中終是存著的一絲感念,想將高原上苦行僧人的衣缽傳承下去吧。

獨自修行浪蕩了幾年,恰逢乾隆皇帝建造普陀宗乘之廟。因修煉的是密宗心法,坨坨趁機搖身一變,成了西域高僧,住進廟內,受信徒僧眾供奉。

坨坨名義上是個僧人,來到這花花世界別的沒學會,這酒肉卻是喜歡的不行。隔三岔五的就要變換容貌跑街上的酒館裡吃喝一頓。

這一日坨坨正在酒館大堂喝酒,旁邊一桌人喝多了,大聲喊叫吵嚷。坨坨正要發火,一聽他們說的話,又靜靜的坐下來,裝著喝酒,耳朵卻往旁邊伸。

一個紅臉大漢光著膀子,一邊賭咒發誓,一邊高喊“我小時候親眼見過朝陽洞,原來的白雲洞天就是有六處洞府。”

其他人一齊發出不屑的口氣“切........”

“明天酒醒了你去看看,明明只有四處洞天嘛。”

“就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