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沙皇的算盤(第2/2頁)
章節報錯
阿列謝克聞語,並不意外,他頗為高興道:“這在情理之中,只要乾朝皇帝有和談的意願,對於帝國而言,便是一件好事。”
乾朝願意和談,無論談的成,還是談不成,對於阿列謝克都是一件幸事。
能夠談成,自然是好,沙俄帝國可以避免與乾朝的戰爭。
談不成也沒有關係,可以為沙俄帝國拖延時間,以便沙俄在與波蘭和瑞典的談判中,不至於損失太大的利益。
阿列謝克接著問道:“乾朝皇帝不滿意朕的條件,他提出了什麼條件?”
雷科夫有些遲疑,“回稟陛下,乾朝皇帝開出的條件有些狂妄,他要求陛下向他稱臣,讓帝國變成中華聯盟內的朝貢國。”
阿列謝克聞語,嘴角不禁抽搐,斯拉夫人透過幾代人的忍辱負重,才從蒙古人的統治下,獲得了獨立,又經過百年的鬥爭,才有如今的沙俄帝國。
現在乾朝人,居然想再次把他變成傀儡,作為沙皇,羅馬的繼承者,他絕對不會屈服。
乾朝的態度,讓阿列謝克倍感憤怒,不過他並沒有當場拒絕乾朝的提議,而是冷聲說道:“哼,雷科夫你繼續與乾人交涉,不要一口拒絕乾人,為朕爭取時間。朕會藉機放出訊息,以最小的代價與波蘭和瑞典達成妥協。”
高歡提出的條件,阿列謝克無法接受,不過談判都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
阿列謝克決定,先託著乾朝,然後放出訊息說乾朝有意議和,他再去與波蘭和瑞典談。
兩國一聽乾朝和沙俄要議和,再不像沙俄要點好處,一旦他們不打了,那就什麼都要不到,兩國便可能隨便要點利益,便與沙俄達成協約。
等拿到與兩國的協議後,阿列謝克便有底氣和乾朝談判,屆時亮出聯盟條約,乾朝見三國同盟,便有可能降低議和條件。
而即便乾朝屆時不願意接受,執意要開戰,阿列謝克也有了波蘭和瑞典的支援,不再懼怕乾朝的進攻。
阿列謝克的算盤打得很好,不過這也在高歡的意料之中,他放出這個訊息,與兩國談判需要時間,而且兩國聽說都要議和,便也不會認真備戰。
不管怎麼說,那種情況都是高歡贏。
雷科夫完全瞭解高歡的想法,以及乾朝的強大,在收了高歡的黑錢後,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忽然就認識到,沙俄與乾朝對抗沒有前途。
沙俄曾經是蒙古人的附庸,而蒙古人又是中華民族的一支,那麼沙俄也就是中華聯盟的附庸,乾朝對於沙俄有正當宣稱。
這是高歡的說辭,雷科夫以前覺得是無稽之談,可現在卻完全認同。
這或許就是神奇的鈔能力,讓他的思想有了根本的轉變。
“陛下,中華聯盟異常強大,其附庸國呂宋、西國都是世界強國,我們沙俄如果成為聯盟的附庸,其實未必不能考慮!”畢竟是老東家,雷科夫還是決定勸說一下沙皇,希望他不要做無畏的抗爭。
阿列謝克聞語,卻勃然大怒,“住口,你按朕說的去做,再看輕言妥協,給乾人做附庸,朕絕不輕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