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0章讓大清復活(第1/2頁)
章節報錯
雷科夫見沙皇陛下生氣,連忙低頭認錯,“臣錯了!臣這就去辦!”
阿列謝克緩和語氣,“當年蒙古人怎麼奴役和壓榨我們的先祖,大家都不要忘了。我們俄國不像那些小國,一旦成為別人的附庸,肯定會被肢解!”
作為沙皇,阿列謝克的政治智慧,遠超過常人。
俄國不比那些小國,小國投靠大國,大國隨便給它點湯,小國的日子就很好過。
畢竟,他們的人口基數小,面積也小,而像沙俄這樣的大國,成為別國附庸,別國是沒有能力,給沙俄人好生活的。
因為他太大了,人口太多,投降屈服,就等著被肢解,被吸血,不可能被扶持為強國。
各人聞語紛紛頷首,阿列謝克高舉手臂,“烏拉!”
“烏拉!”各人紛紛回應。
……
事情按著高歡的設想,幾乎沒有偏差的執行。
沙俄故意放出訊息,說乾朝有意議和,來與波蘭和瑞典談判。
於此同時,又讓雷科夫過來拖延。
高歡聽取雷科夫的彙報後,知道了阿列謝克的想法,他並不願意成為高歡的附庸。
高歡見沙俄不接受臣服於聯盟的條件,便一面與雷科夫演戲,迷惑沙俄,一面集結軍隊,準備發起閃電突襲。
1667年2月底,安西的氣候轉暖。
此時經過幾個月的鎮反運動,安西境內的反國份子,以及土匪、馬賊被一掃而空。
三個月的時間內,官府抓捕了兩萬多人,再加上其直系眷屬,近十萬人被髮配到北嶺修鐵路。
隨著最後一批犯人被押送走,乾朝在安西的統治前所未有的穩定。
這些人被髮配走後,立刻便有關內移民進入安西,獲得他們的生產資料,而隨著這些百姓的到來,安西一地的百姓比例,便出現了一點變化。
在鎮反運動後,安西作為高歡遠征沙俄的前進基地,已經不存在什麼隱患。
天氣轉暖,後方安定,出兵的時機已經到來。
這日輪臺縣外,一隊騎兵疾馳而來,他們透過檢查,騎馬進入城內,打馬來到行宮前,齊齊翻身下馬。
為首一名高瘦的軍官,正是北庭都護多爾袞,他領著屬下來到行宮前,交出佩刀和手銃,便被領到書房外。
“陛下,北庭都護府的人到了!”揚彥在外面道。
書房內,高歡正在批覆奏疏,聞聲將毛筆放在硯臺上,“讓他們進來!”
不多時,多爾袞先敲了下門,然後才推門而入,見高歡坐在桌案後,他立刻急步上前,給高歡行大禮,“奴才拜見陛下!”
長期的牢改生活,讓他患上多爾袞症候群。
雖說他已經出來多年,還成了一方大員,但是他的心理疾病,卻不見好轉,反而有越發嚴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