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國安司把人給抓了,高歡不禁罵道:“胡鬧!”

高歡把報紙看完,文章作者對於山西的基本情況,調查還是比較清楚的,並沒有捏造事實,只不過以他的見識,不曉得鐵路的重要性,所以覺得朝廷花大把銀子,造了個沒用的東西。

大乾的官僚系統,或者說歷代以來,各朝的官僚系統,都是缺乏監督的。

對於乾朝而言,高歡作為天子,是國家的統治者,在皇權社會,天下都是老高家的,高歡自然希望天下好,百姓安居樂業,如此江山才會穩固。

大多數皇帝,只要不是太奇葩,沒有不希望國泰民安的。

官僚集團是皇帝,統治天下的工具,他們作為協助統治者的工具,區別於被統治的百姓,同時天下又不是他們家的。

對於他們之中的一些人而言,既然天下不是自己家的,那麼貪汙腐化,為了自己的利益,上對天子欺瞞,下對百姓魚肉,他們便做得出來。

老百姓作為被統治的階級,在皇權社會是最慘的,他們的命運不由自己決定,得期盼有一位明君,還有好官,才有好日子過。

如果他們遇不見明君和好官,天下一團遭,他們唯一的反制手段,便是起來造反,選個新皇帝出來,只不過這樣對三方來說,都是一個代價最大的方案。

高歡自然是不想百姓造反,他自己還算英明,那麼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麼讓手下官僚隊伍,為民做事,不搞貪汙腐化,魚肉百姓。

現在乾朝的主要方法,就是分化官僚隊伍,建立監察制度,不過這終歸是官僚隊伍內部進行監督,等於是自己查自己,有些時候未必管用。

因此高歡想到的辦法時,給被管理的百姓,下放一部分權利,讓他們可以透過一些手段,監督官員的作為。

讓百姓可以透過選擇代表,以及上訪和報紙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以免百姓沒有發表意見的渠道,選擇造反這種激烈的方式,來表示他們的不滿。

早年高歡為了從東林黨人手中奪回輿論的控制權,建立了新聞審查制度,禁止了民間報紙,近年來局勢變化,高歡和乾朝政府也自信了,便逐漸開放了報禁,希望用民間的力量,來監督官員,實現一個制衡。

當然皇帝才是皇權社會,最不穩定的因素,光制衡官員,出了昏君,那社會也得民不聊生,這個時候還需要適當的限制皇帝權利,整個系統才能維持較長時間的正常運轉。

這是乾朝今後,政治和制度建設的一個大方向。

現在高歡還沒打算限制自己的權利,不過對於官僚隊伍,他還是很提防的。

因此高歡聽說國安司把人給抓了,心裡有些惱火,“人家就說了幾句實話,就把人抓走,太不像話了!”

陳子龍道:“陛下,此人的文章現在引起議論,在民間造成輿情,百姓們都在辱罵朝廷和山西官員,是在擾亂朝廷治理,應該給予嚴懲!”

雖說罵的物件主要是山西官府,但這種苗頭很不好,讓官員們都比較反感。

因此不用山西官府跨省抓捕,國安司都直接把人給抓了。

高歡沉聲道:“雖說此人給朕和朝廷帶來一些麻煩,但朕不能因為他說了幾句實話,就把他關進監獄!國安司要立刻放人!”

堵胤錫和陳子龍聞語,沒有再說什麼,高歡卻又道:“不僅要放,朕還要親自接見此人!”